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继承炎帝精神 创造辉煌未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直播点击
  • 发布时间:2013-06-06 10: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主 持 人:鲁 健 中央电视台
特邀嘉宾:熊召政 湖北省文联主席
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

 

炎帝是位大发明家


鲁健:炎帝是位大发明家,炎帝有哪些发明创造呢?
张颐武:炎帝是农业的始祖,他制造了耒耜等农具。同时,他还是纺织业、畜牧业、医药、市场交易的始祖,制造房子等。几乎整个农业支持系统,农业方式创新都是炎帝发明创造的。他所开创的农耕文明,驯化禽畜,让部落逐渐定居。所以说,炎帝是中华文明精神始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随州是炎帝祭祀中心


鲁健:随州连续五年举办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神农祭典”也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随州作为炎帝祭祀中心的地位得到了更高的确认。为什么祭祀中心是随州呢?
熊召政:史书记载,炎帝诞生于随州烈山,还记载有神农洞等。从史书上得以佐证,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同时,从最早的随县,到随州,到省、国家,锲而不舍地举办炎帝神农祭典,这是种不忘祖宗的情怀。
张颐武:随州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历史文明积淀着很多原始的遗迹,这些遗迹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使随州成为炎帝故里有相当的文化依据。随州是炎帝故里,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这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

 

炎帝文化的核心是 “和文化”


鲁健:炎帝文化的核心是 “和文化”,怎样来看待?
张颐武: “和文化”在包容差异的同时,有凝聚力、向心力。只有 “和”,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共同来谋求发展,人类的进步。所以和是包容差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更高的境界就共同合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努力, “和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根基。有了和,才能穿越障碍,跨越界限,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有了和,大家才能包容新思想、新创造、新发明,才能有迈向人类更高平台的可能性。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支柱,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核心。

 

两岸祭拜炎帝,血浓于水


鲁健:5天前,在台湾嘉义市大天宫,两岸首次共同举办炎帝祭典,体现了寻根问祖在两岸之间的情感、文化上的联系。
熊召政:台湾有187座神农庙。炎帝文化的传承在老百姓中已是深入人心。海峡两岸,过去我们是一家人,现在我们是一家人,将来我们还是一家人。因为我们的根在一起,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拜谒先祖获得走向未来的力量


鲁健:炎帝神农的足迹遍布了神州各地。这次大典的圣火采自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台湾等地。除了随州以外,这些地方与炎帝有什么联系呢?
张颐武: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说和历史记忆。人们把炎帝作为是自己的人文始祖,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象征。在中原和中原的边缘,中华文明开创的区域里,都有关于炎帝的传说。这些地方都有炎帝的遗迹,这些遗迹实际上是文化符号和传说象征的凝聚,是历史人物被我们无限缅怀、追怀的象征,是中华文明传承不间断的文化符号体现。可以说,在中国大地,都有炎帝传说、炎帝文化、炎帝遗迹,这些都是我们对人文始祖无限的敬仰与寄托。通过这种敬仰,我们面向未来,去创造我们的辉煌。
熊召政:在台湾,人们把炎帝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认为他是老祖宗。人们把神农庙称之为神农圣地,地位很高,整个台湾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敬仰炎帝。

 

继承精神,创造未来


鲁健:炎帝文化在今天,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如今,寻根节已成为凝聚两岸同胞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寻根节祭典在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张颐武:一是传承中华文明。祭祀我们始祖,就是要传承中华文明,把自己的历史时刻记住,我是一个中国人。对于全球华人都有一个共同意义,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最远的根还是在炎帝、黄帝。所以寻根,就是把自己的历史文明记住并传承下去。第二意义在于,在我们未来的文明创造中,炎帝的开创精神,创造文明的努力,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想象力、历史的胸怀对我们也是一种教育。我们中华文明未来的创造,中国的复兴,要把炎帝的精神更好地继承下来,把炎帝文化里创造文明、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历史境界,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未来的文明创造中集中地体现出来,这是炎帝文化对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启示。
熊召政:祭典活动的意义就是激励全球华人认祖归宗,四海一家。
张颐武:通过这样庄重的仪式,让我们体会到先民创造的艰难,创造文明的辉煌。今天,我们更好地获得一种力量,在未来文明的创造,寻找中国梦的中间,发挥这样的创造力、想象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