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柳林镇大堰角村——借势盘活撂荒地 “化零为整”增效益
  • 发布时间:2024-03-30 16:3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通讯员 王竞晞 实习生 黄美云

  春分时节,随县柳林镇大堰角村“化零为整”试验田园区有机椴木木耳种植基地内,叮叮当当,十分热闹,工人们头戴草帽,手拿钉锤,一掰、一塞、一盖、一锤,5秒钟完成一整套的灌种流程,在一系列娴熟的动作下,一排排种植好的木耳段整齐列队(如图)。  
  “现在正是木耳点种的最佳时节,这次我种植的2.6万棒椴木木耳预估能采收8到9次,收获干木耳1.5万到1.7万斤,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毛收入能达到50万元。”看着基地里忙碌的场景,负责人段朝军喜上眉梢。  
  手上不停重复灌种动作的村民刘立秀欣喜地说:“给菌棒点种,活儿比较轻松又好上手,这把年纪了能在家门口坐着把钱挣了,真是不错!”当天,和她一起在基地务工的群众还有40余人。  
  柳林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高达77%,空气、水质、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纯净,山区日照长、温差大,种植木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段朝军数十年都在菌菇种植领域摸索,种植木耳也有十几年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市场经验。“这里交通便利、连片平整、日照水源充沛,附近用工方便,种植木耳再好不过了。”去年底,在选择新的种植基地时,段朝军一眼相中了大堰角这块地。  
  近年来,因240国道改道和浪河河道综合治理,大堰角村产生了大量零碎的拆后空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了村容村貌。2023年下半年,在镇上的支持下,大堰角村集体将20亩分散的土地统一流转、集中平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着力打造风光优美、产业兴旺的“化零为整”试验田园区。  
  “以往零散的河滩‘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为种植大户眼中的‘致富田’,带动了周边近百名群众就近就业。”看着眼前的繁忙景象,大堰角村党支部书记杨海英自豪地说。  
  目前,除了有机椴木木耳种植基地,园区还招引了一家蔬果种植大户。入春以来,种植大户抢抓农时,全力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在12座大棚里,一株株嫩绿的西瓜幼苗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杨海英介绍,将进一步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