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白花香菇产随州
  • 发布时间:2024-08-13 16:34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假日的清晨,老伴从包装精美的湖北随州特产香菇袋中取出白花香菇朵,用清水冲洗后,放入温水中浸泡,准备中午待客,这是我家招待贵客的首选山珍、必备佳肴。

我的家住在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

的鄂西北随州市。离随州香菇发祥地140多里,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三里一道岗,连年闹饥荒”的三里岗公社杨家棚大队,利用栎木,人工科学种植香菇喜获成功后,引领三里岗人奔上了“一年种菇盖新房,二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四年种菇奔小康”的致富路,和我家种田收入形成天壤之别。后来种菇成潮成涌,席卷随州乃至省内外。香菇是稀罕之物,又是山珍,因价格贵,菇农都舍不得吃,全部拿到广州变现了。

随州各级政府将香菇产业列为乡村振兴的四大支柱特色产业之一,超常规发展。四十多年来,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姻,研发引进选育香菇新菌种、新品种,推动香菇种植全域化、大众化、集约化、工厂化、数智化、加工化聚集,让香菇产业不断焕发出新活力。2018年,“随州香菇”获得农村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2024年,“随州香菇”以品牌价值176.28亿蝉联全国榜首。如今,随州年种植香菇近4亿袋,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香菇产业规模化加工企业185家,形成了完整的香菇产业链条,随州向“新”而行 ,延“链”发力,带动全市30万人从业。

曾几何时,我们到随州香菇主产区,翻山越岭,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菇棚,如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漫步棚内,五六层高的菇架上,全是白色的菇袋,菇袋上长满了一蔸蔸白色的花菇朵,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聊起香菇,村民们说,只有在南北气候交会处的随州,才能生长出正宗的白花菇。这种白花菇不同于普通的香菇,它菇脚短、粗、壮,吸收木稍中的营养,菇帽在昼夜温差大中被撕裂成刀刻斧凿般的花纹,透过菇棚沐浴着阳光雨露,长出圆润、形美、肉厚、营养丰富的白花菇朵,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中,香菇就含有7种,香菇对防治癌症、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效果明显。现如今,随州香菇已从椴木栽到袋料栽;从一季栽到四季栽;从露天栽到棚栽;从小棚栽到大棚栽;从大棚栽到数智工厂栽,乘“数”而上,以数字化升级推动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因质优价廉,备受国内外市场亲睐,2023年种植3.25亿棒,产菇70万吨,出口创汇10.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30%多,连续20年居湖北省第一。年生产销售菌种4000万公斤,占全省60%。

近些年,随州每年都举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我作为参会者,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中外客人参会、各种香菇产品、客商争购的照片,闲暇之时,回看品味,美不胜收。

夜晚漫步中国香菇智慧交易城,灯光如炬,菇架上的菇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展台上的菇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炎帝发现香菇的传奇故事,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往返。

而今,来随州旅游观光,体验香菇采摘的人洛泽不绝,随州人以炖的炒的煮的蒸的煨的香菇菜品,盛宴款待,即:香菇炖小鸡、炖排骨、炒瘦肉、炒泡泡青、炒白菜、炒罗卜、做猪肝汤、芦笋扒香菇,蒸香菇包子,煨香菇汤等,加上香稻大米饭和香菇八宝粥的主食,色香味刺激着味蕾,让客人大饱口福,吃罢,更觉恋恋不舍。招来了许多回头客,来随州观看蓝天白云,感受活力的霞光和满目葱茏的青山,聆听潺潺流水声,体验采摘香菇,品尝香菇盛宴,宛如神仙。

随州香菇晶莹绽放,活力澎湃。种菇让农民住上楼房,让农村处处呈现出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石守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