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联建基地争时忙 科学点种保丰收
  • 发布时间:2023-10-19 11:06
  • 信息来源: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通讯员刘毓石守京)10月16日,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与曾都区万店镇泉源菇业专业合作社联建的赤松茸种植、示范、推广基地,阳光灿烂,耕机轰呜,人头揽动,车流如梭,熙熙攘攘,大家正忙着挥汗如雨地架棚、整地、运料、作畦、点种,好一片繁忙景象。


被称为“菌中之王”的赤松茸,是利用稻草、稻壳、玉米秸秆、木屑等原料在冬闲田里种植的,亩产3000斤左右。因其鲜嫩多汁,润滑爽口,口感劲道,并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是滋补养颜的上等佳品。为扩大推广赤松茸种植面积,促进乡村振兴、群众致富,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会组成专家组,深入基地、大棚、备料场,从原料的配方、茸畦的高度、宽度、点菌种的方法、注意事项、科学管理等,进行手把手地现场教学。


合作社总经理马子涵是名女大学生,2015年辞工回家,兴办香菇种植园,采取滚雪球式发展,去年种了13万棒,收入200万元,今年又种了15万棒。不满足的她,在经营香菇的过程中,看到了珍稀食用菌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抡抓商机,与学会联建兴办10亩赤松茸种植、示范、推广基地,所以就出现了开头一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