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守护青山生态“颜值” ——随州市推进林长制工作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 发布时间:2023-11-01 09:4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做实林长制、实现林长治”的目标,紧扣“林”的主题、突出“长”的关键、强化“制”的保障,做实“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文章,推进全市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随州奋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筑牢了生态屏障、壮大了绿色动能、擦亮了美丽名片。
    深化改革强根基
    我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林长制各项制度措施,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提升了林业治理效能。
    完善林长责任体系。以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为主线,以加强生态保护为目标,对标“全域覆盖”的工作要求,构建了涵盖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在内的林业资源管护责任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林长制责任网络。全市共明确市级林长7人,县级林长59人,乡镇林长613人,村级林长2196人,设立各级林长公示牌1172块。6个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自然公园,3个湿地自然公园,1个地质自然公园,4个风景名胜区等所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均已设置县、乡(镇)、村三级林长,实行“部门协同、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确保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发展有序高效。
    强化各级林长责任。市林长办采取“实时更新+累计更新”,每月一个调度表,每季度一份提示函、一次工作报告、一个工作台账,每半年一次通报等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县、乡、村全市四级林长人员变动、巡林、召集会议和推进工作等各项情况,实时掌握各级林长履职动态,推动各级林长锚定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强化担当作为,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目前,市级林长巡林22人次,县级林长巡林150人次,乡镇级林长巡林3400余人次。
    强化试点带动机制。以随县为试点,抓点扩面,形成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护林员轨迹监测、社会化巡林、“一长三员”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以内容规范统一、点位科学合理、维护责任到人为标准,让每片森林和林地都有责任人,每名林长都有责任地,搭建严密管理体系。将林长网格与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双网”融合,构建了三级林长与护林员、林政员、警员“一长+三员”管理体系。
    压实责任严管护
    市林长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压实各地林长责任,全面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范应对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破坏生态行为,确保林业重点难点工作有效落实。
    不断强化资源管护。严守森林资源消耗上线,抓好林地、林木管理。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支持我市各类项目使用林地需求,开展了林木采伐管理调研,并针对性地对个别问题进行实地督办调研。全面开展2023年森林督查工作,2023年督查一、二期核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有序进行查处整改,正在开展2023年督查三期的核查工作。组织部署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利用卫星影像判读变化、日常监管、舆情反映、群众举报等线索,重点清理2022年以来的各类毁林毁草违法问题。强化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的保护,组织参加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林验收工作的培训,并向省林业局提交了数据成果,开展了2022年公益林、天然林中央、省级资金绩效自评。
    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开展“清风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活动,共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6起,打掉犯罪团伙2个,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6人,收缴野生动植物47只(株)、非法猎具16具(支)。加强疫源疫病监测,对候鸟主要活动区域和其他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域,组织开展疫源疫病监测,做到巡护到位、监测到岗、责任到人,严防野生动物禽流感等疫源疫病发生和传播。加强保护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知晓、全民关注、全民爱护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建立了随州市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压实了有关部门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进湿地面积落地上图,运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综合分析矢量数据、卫星影像图等资料,精确区划湿地范围,科学确定受保护湿地面积。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湿地保护修复补助资金300万元,推进淮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检查验收。
    扎实抓好森林两防工作。狠抓森林防火。深化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火灾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了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野外违规用火专项治理行动,排查森林火灾隐患48处,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政案件106起,刑事案件7起。开展无人机巡护,投资140万元租用无人机到各县市区开展防火宣传、隐患排查、火情核查等工作,有效避免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严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总体规划目标,不断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准确预报、全面监管和有效防治,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势头。开展了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加工、利用疫木等违法行为,全市共出动人员128余人次,检查林地内施工场地36个,检查涉木市场及涉木企业67个,检查疫木采伐山场36个。办理检疫执法行政案件7起,涉案价值近12万元。查处偷采、偷运违法案件5起,没收除害处理疫木32立方米。
    增绿活绿提质效
    我市着力在“增绿、活绿”上下功夫、做文章,着眼“绿色发展、绿色产业”,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努力让绿色资源释放出生态“红利”。
    切实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坚持以森林乡村绿化美化为载体,以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以国土“三调”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底图,结合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结果,科学合理安排年度营造林任务,做到造林计划、成果上图入库,提高造林的精准度;强化造林全过程管理,推进树种乡土化、苗木良种化、技术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护精准化、投入市场化等“六化”造林,加大森林经营提质力度;围绕全市流域综合治理,以重点区域为面、主要流域为线,精心谋划实施重点绿化项目,提高绿化的综合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1.4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广泛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国土绿化,完成义务植树410.05万株,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富民惠民”的良好局面。持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积极增进人民绿色福祉。创建申报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乡村12个,广水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获省专家组评审通过;推荐上报的1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2名“全国绿化奖章”已通过全国绿委会初审,推荐上报“湖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2处。
    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随州油茶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获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5亿元。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下,我市在7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组织召开的2023年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竞争性评审会议上成功通过答辩,以第5名的成绩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范围,该项目是我市乃至全省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林业项目。项目设计总规模包含油茶新造面积16.3万亩,低效林改造面积4.82万亩,新建油茶苗圃100亩,油茶采穗圃1000亩。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其中中央奖补5亿元,省级配套0.5亿元,市县配套1.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5.6亿元。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推动全市油茶扩面、提质、增效,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盘活林业资源资产,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实现金山银山“价值”。以洛阳镇千年银杏谷为试点,大力实施“林长+森林公园”管理模式,推动湖北曾都古银杏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工作,服务开发“古银杏”特色文旅品牌,结合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和“两山”试点县建设,打造木本油料现代产业园、曾都国际银杏康养谷等林业产业基地,逐渐形成银杏、食用菌、油茶等产业集群,以生态推动产业、以产业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任重道远,我市将不断完善林长制制度体系,着力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共同守护随州绿水青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