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区涢水街道—— 打造生态农业观光走廊
  • 发布时间:2023-12-19 09:3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曾都区涢水街道白龙池生态农业观光走廊航拍图。(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在滨湖风光带上远眺白云湖粼粼波光,在共享菜园里体验传统农耕乐趣,在缤纷果园内采摘品尝新鲜蔬果,在充满韵味的东亭文化长廊中穿梭千年时光…… 
  来到曾都区涢水街道,全新打造的白龙池生态农业观光走廊,沿滨湖白云大道延展,城与乡融合,风景线、产业线、治理线一体呈现。市民在城南“后花园”体验“望山见水忆乡愁”,感受向往的“诗和远方”。 
  借“东风”,打造城南“后花园” 
  12月初,白云湖水环境园林景观提升工程二期工地上热火朝天,从编钟大桥至城市综合体,一河两岸风光带向南延伸。 
  我市将城市综合体白桃片区作为城市亮点区块之一来打造,一系列重大项目为该片区加速城乡融合带来了巨大机遇。 
  白桃村星光大道两侧,南侧是该村集中居民点,北侧不仅有随州文化新地标——城市综合体,还有编钟小学、编钟中学和御景南山、白鹤山银苑、半山悦、金都华府等商住小区。 
  涢水街道借“东风”,明方向,紧盯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目标定位,发挥白桃村、永久村近郊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打造集休闲健身、农耕体验、观光旅游、采摘赏品、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白龙池生态农业观光走廊,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涢水样板。 
  “我们以乡村合作公司为抓手,把特色生态农业项目与辖区文体、绿化广场、红石河明渠、白龙池、李家畈等亮点串联起来,推动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南‘后花园’。”涢水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洪涛表示。 
  育产业,闲置土地再“生金” 
  住在城市小区,向往田园生活。一块块小小的共享菜园,承载了人们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冬日暖阳下,白桃村共享菜园内,来劳作的市民络绎不绝。家在附近小区的毛阿姨正在翻土施肥,儿媳则在一旁摘菜,两人边干活边聊天,其乐融融。40平方米的菜地里,红萝卜、泡泡青、香菜、大白菜等应季蔬菜长势喜人。 
  “在这里租块地,不仅可以活动筋骨,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还可以带孙子们来体验劳动,让他们知道老一辈的不容易。”毛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68岁的白桃村农户李承义是共享菜园的“管家”,他把家里的1亩田地入股,还帮忙“代理”耕种,赚取工资。 
  一期20亩共享菜园吸引了近百名客户,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带动130余名农户土地入股,每亩保底收入1500元。这让白桃村党支部书记罗黎明信心倍增。该村规划二期新增50亩地,建设共享菜园、亲子户外中心和露营基地。 
  走进农夫果园、白桃村草莓园、豆豆草莓园,空气都变得香甜起来。放眼望去,娇嫩鲜艳的草莓缀满枝头,红颜、红玉、奶油草莓等上10个品种,口感各有千秋。 
  2021年,浙江女子谢腾在白桃村投资建设第一个草莓园,当年便收回了成本,激起了白桃休闲观光农业的一池春水。不到3年时间,白桃村吸引了不少市场主体前来投资,草莓大棚发展到近200亩,成为一张特色产业名片。 
  大家为何不约而同看中白桃?有10余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李金元说道:“这里是沙壤土,疏松肥沃,再加上地段好,适合发展采摘,效益比传统种植收入高多了。” 
  如今,白桃村已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其中发展草莓、西瓜等特色蔬果种植200余亩,打开了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在永久村圣女果采摘园内,头茬果实陆续成熟,红的、黄的、紫的,满目琳琅。采摘园负责人姜存文有多年种植经验。他介绍,目前流转土地20亩,一期建设5座共10亩恒温大棚,预计亩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 
  永久村党支部书记刘昌海介绍:“村里山多地少,过去没有产业,将依托圣女果项目,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促进村民就近增收致富。” 
  富业态,融合发展路子广 
  “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欧阳修在《李秀才东园亭记》中这样写到。李秀才的东园在哪里?文中所载,李秀才是随州城南的名门望族。有学者认为,应为现在白桃村李家畈区域。 
  白桃村深入挖掘欧阳修文化资源,结合生态农业观光走廊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醉翁”主题休闲片区。 
  该片区紧邻白桃集中居民点,与城市综合体项目隔路相望,新建文化景墙、东园亭、六一书屋、休闲广场、生态停车场等。现场看到,项目各建筑主体已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铺设地砖、栽植树木。 
  “过去这里都是建筑垃圾,土地都荒废了。项目建成后,不仅美化了环境,完善了服务功能,也是一个宣传欧阳修文化的窗口,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罗黎明说道。 
  近两年来,白桃村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充分调动乡贤能人、党员群众力量,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建设文体广场、健身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微景观、通村道路硬化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今年,该村请专业团队制定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罗黎明表示,将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持续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建设乡村体育公园、宋词集市、露营基地、美食广场等,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精彩蝶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