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炎帝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 发布时间:2023-05-16 10:3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炎帝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癸卯年寻根节系列述评之一

神农风
    编者按: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在这里教民农耕,开启了农耕文明和早期的礼乐文明,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曙光。随州是中国编钟之乡,曾侯乙编钟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系列曾侯墓的考古发掘,展现了灿烂的曾随文化,而礼乐则是曾随文化的醒目标签、核心要素。随州着力擦亮炎帝文化和曾随礼乐文化品牌,在文脉传承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精神。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前夕,本报策划推出系列述评,阐释炎帝文化和曾随礼乐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其现代传承与发展。敬请关注。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中华文明如大河奔流,源远流长,源头是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
    炎帝神农氏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里程碑。《周易·系辞》讲:“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诸多史料表明,五千多年前,炎帝神农氏起于随州烈山,始作耒耜,教民农耕;首创医药,为民疗疾;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精作陶器,冶制斤斧;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相土择居,造屋建房;垦渠凿井,浇灌农田……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创制了早期的礼乐文明,推动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历史转变,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代表着长江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炎帝文化和代表着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黄帝文化结合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基点,奠定了中华内陆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根。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特征,如勤劳勇敢,富于发明创造;生生不息,顽强进取;重义轻利,崇尚大同;向往均平,主张仁德等,均可以从炎帝及黄帝文化中寻觅出生长的基因。因此,炎帝、黄帝分别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代表,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是炎黄子孙心目中同根同源的两个标志、两面旗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经受种种打击而不断裂,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的文明,强大的文化凝聚和精神认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炎帝神农氏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和黄帝轩辕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厚仁和、以德化民等精神,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以炎黄文化为源头,经过数千年的积累、融合、演变、发展,最终汇集成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底气之源,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根本动力。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2004年,我国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随州地处长江中游地区,居汉水之东、淮河之源,是中华文明奠基、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有典籍、遗迹、传说、考古为证,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权威定论,也得到了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西晋《帝王世纪》云:“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水经注·漻水》云:漻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数十年来,在随州境内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物,都充分证明随州是古代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在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内,明代万历丁丑年(1577年)随州知州阳存愚所立“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至今仍沧桑矗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王巍今年来随时指出,在随州这一带兴起的史前文化,距今5000年前后,跟炎帝部落集团的兴起是吻合的,可以看出这一带是当时世界文化非常发达的区域。
    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文化、曾随文化、詹王文化、红色文化、治理文化等在这里绵延古今、交相辉映,涵养了随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随州人绚丽的精神底色。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推动炎帝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见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随州扛起弘扬炎帝神农文化的大旗,高标准规划建设炎帝故里风景区,连续14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传承弘扬炎帝文化,以文化认同促进精神归聚,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华人来随寻根谒祖,打造了世界华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增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凝聚了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许多来随参加寻根节的嘉宾深情地说,“随州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炎帝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炎帝不单属于随州,他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属于全世界。举办寻根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很能触动和凝聚全球华人尤其是两岸炎黄子孙的感情。”
    炎帝文化的弘扬也凝聚起随州推动发展的强大自信和奋进力量。寻根节正在成为随州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对外开放的良好平台,提升形象的有效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目前,随州炎帝故里景区获得“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等荣誉,正在冲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寻根节搭建的开放平台,开展的经贸洽谈、文旅推介等活动,为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扩大“朋友圈”、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办好寻根节,加强对炎帝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炎帝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绽放时代光彩,持续培固民族精神之根,坚定文化自信之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