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3年专题
我市推进“零工驿站”“暖‘新’驿站”建设—— 让就业更称心服务更暖心
  • 发布时间:2023-12-18 14:4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图为求职者到零工驿站填写求职信息(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钟金辉摄)

“零工驿站提供的岗位多、行业全,我们求职者只需要带上身份证登记一下,扫码就可以看到许多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快捷高效,既省心又放心。”12月13日,在曾都区公共服务就业服务超市零工驿站,前来求职的西城街道玉波门社区居民王艳玲说。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我市统筹劳动者现实需要,按照“零工需求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在全市铺开零工驿站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灵活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在曾都区公共服务就业服务超市零工驿站,休息等候区和交流洽谈区休闲座椅、书籍展览、手机充电装置等设施一应俱全,信息发布区醒目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大量用工信息,涉及家政保洁、酒店服务、技工普工等多个行业各类工种,让前来求职的居民无障碍了解就业供求职位。  
  我市零工驿站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扫码进入“零工驿站”小程序注册登陆,也可在零工驿站现场进行实名登记,填写求职有关信息,由驿站内工作人员,将信息上传到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白沙洲零工驿站位于曾都区白沙洲农副产品物流园内,是2022年9月围绕物流园内零工务工需求精心建设的。物流园内常住商铺400余家,园区内常驻从业人员达到1200余人。重要节假日等时期,从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搬运、分拣、包装、运输等临时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零工需求较大。  
  白沙洲零工驿站工作人员靳春艳说:“白沙洲零工驿站是为了解决物流园内节假日临时用工需求大而建立的,重点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用工服务,保障了市场内零工求职精准高效,实现了市场内商户用工和零工务工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动态实时更新、企业可靠、选择性多、操作方便,零工驿站增添了群众就业的信心。刚刚通过零工驿站找到物流分拣工作的市民王珍珍说:“之前不了解,原来周边企业小时工日结都有200元到300元,还有些工作一个月开出六七千元的工资,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相当不错!”  
  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建成零工驿站59家,登记灵活就业10600人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4482条,组织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6000余人。此外,我市还通过发布系列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做实做强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  
  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智勇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通过多途径多方式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助力就业者在随州兴业、乐业。  
  为让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得到暖心服务,我市采取“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新建30个红色暖“新”驿站,增强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有效解决了附近户外劳动者的应急所需,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居民身边的“便民休息圈”。  
  下午两点,跑完中午饭点期间火爆的外卖订单后,在寒风中连轴转了两个多小时的外卖小哥们停好电动车,不约而同来到碧桂园暖“新”驿站中。  
  走进驿站,空调的暖风拂去了劳动者的寒意,饮水机、冰箱、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外卖单不多的时段,我经常会来这里坐一下,给手机充充电,顺带休息一下,晚上的高峰时段更有劲儿跑。”正在这里休息的外卖骑手刘贵贵说。  
  该驿站工作人员张稳介绍,驿站还设置了新就业群体“身边的榜样”宣传展板、读书角等,将暖“新”驿站融合打造成一个学习的“微阵地”,鼓励新就业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这里阅读,让他们真正想要来、愿意来、坐得住、读得好,为自己“充电蓄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