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县澴潭镇—— 履职接地气 建议暖民心
  • 发布时间:2022-10-20 09:3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人大代表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人大代表的天然优势。
  今年“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开展以来,随县澴潭镇96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分成7个代表小组,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民意,以更接地气的履职,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田里等着收割,联系收割机心里没底——“老农技”牵头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
  平整开阔的稻田间,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秸秆粉碎还田,稻谷粒粒归仓。10月17日,在随县澴潭镇黄林村,种田大户彭新科家的120亩随州香稻喜获丰收。
  “机械和师傅都是公司帮忙联系的,每亩收费80元。前几年,都是河南那边的人来收,机器不适应,收费还贵。”彭新科说。
  种田大户说的“公司”即随县澴潭农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是县人大代表、澴潭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邱国成。
  在今年的代表行动群众走访中,邱国成等人大代表更广泛感受到了村民在种田方面的实际需求。他说:“年轻人都进城了,留村的都是年纪大的。但田里水稻等着收割,能不能及时找到收割机,会不会被抬价,他们每年心里都没底。”邱国成说。
  群众有所需,代表有所应。今年3月,邱国成联动该镇农技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供销社三方,合资组建了农韵农业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田间种植、管理、收割及农资采买等服务。
  目前该公司业务覆盖全镇,可协调全镇266名农机机械手、调配420多台(套)农机设备。邱国成说:“公司轻资产上阵,机械都是机械手自己的,公司主要是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统筹调度,种植户和机械手双方都能受益。”
  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助力,找机械、买农资更省心。今年,澴潭镇秋冬播面积达8.6万亩,比往年多种1.7万余亩。土地少抛荒,农村大地更显生机。
  专业设计“高大上”,但村民更要生活便利——“嫁出去的姑娘”当起了沟通桥梁
  10月15日,在村里打造的古树村落点,村民袁成清家的老房子正在翻新施工,一棵300年树龄的黄莲树旁的斜坡已改造成石头台阶。台阶下方的大堰塘已由水泥护坡改为草坪护坡,且增加了水泥台阶,既增加了安全性,又便于村民在堰边涮洗。
  提出这一建议的,是县人大代表、柏树湾村嫁出去的姑娘唐爱华。“村里搞改造,总设计有大城市的专业团队来做,但村民的一些生活习惯,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于是我便当起了村民与专业设计团队的桥梁。”唐爱华介绍。
  搭一根电线,在古树上挂个大灯,忙碌了一天后村民们在树下一围,唐爱华给村民们介绍设计公司的设计理念,再收集村民们结合实际生活提的意见建议。
  今年代表行动启动以来,这样的画面成了柏树湾村的一道风景。
  改造需要清除村民屋子周边的小菜园,唐爱华再次到村民家中做工作。“村民都习惯了出门就能摘点葱啊蒜啊,以为搞改造就是不让他们种了。我就去解释,并拿出其他村的照片来,告诉他们环境改造也鼓励在房前屋后种小菜园,也规划有地方。”
  目前,澴潭镇柏树湾村美好环境建设如火如荼。
  大转盘“转不动了”,居民跳广场舞缺场地——“街坊书记”建议将“鸡肋转盘”改成小广场
  今年以来,考虑到新履职的人大代表较多,澴潭镇先后开展代表履职专题培训,组织代表们去外地学先进经验,大大提升了代表们的履职能力。
  澴潭镇人大主席李学军介绍:“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共谋’阶段,全镇人大代表提的建议中有30多条被采纳,每一条建议都是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智慧。”
  在镇区的柏树岗社区,澴潭镇小附近的路口曾是大转盘。集镇发展,车辆增多,早年间建的大转盘逐渐“转不动”了。因无专人打理,转盘内灌木稀疏,垃圾难清理。镇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叶正兵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在居民心中如街坊般亲切。他说:“何时能有块跳广场舞的场地,居民们极为关注。”他也一直记挂在心。
  借代表行动的契机,叶正兵提交了将转盘改为休闲小广场的建议。今年夏天,转盘成功改建成小广场,改建中缩小了“地基”,腾出了空间,四周道路扩宽一米多,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好转。
  广场虽小,但每天傍晚,居民在这里跳广场舞时歌声、笑声交织,幸福写在了脸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