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一)
  • 发布时间:2022-10-18 14:57
  •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大会的主题
  报告原文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会内解读
  李毅代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大气磅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这次大会主题是对大会内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
  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的主题向世人作出了郑重宣示:宣示了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宣示了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宣示了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精神滋养;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更大挑战,就是要做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鲜明主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路丙辉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大会主题,意义十分重大。展望未来,我们要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切实做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燕代表(四川省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令人十分振奋。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未来我们要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准备,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会外连线
  冯俊(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大会主题,思想深邃、意义深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奋进新征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光明(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大会主题中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分体现了赶考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唯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鼓起不懈奋进的精气神,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才能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优异答卷。
  (人民日报记者张垚、刘学、孙振、徐雷鹏、王明峰)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报告原文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内解读
  白羽代表(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规范指导处副处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让我们深感自豪、倍感振奋。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划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通过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查玉春代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非凡十年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晏家坝村也通过发展“农业+旅游”的模式实现了脱贫致富。我们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会外连线
  赵淑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十年,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够确保战胜任何困难挑战和艰难险阻,创造新的伟业。
  (人民日报记者白之羽、刘志强、宋静思)
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报告原文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会内解读
  杨辉利代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护理部副主任):
  五年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这五年,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面向未来,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们医务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爱心、暖心、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
  马捷代表(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踔厉奋发、迎难而上的五年,是勇毅前行、开创新局的五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五年来,从设施落后地区的交通改善,到交通瓶颈区域的提质升级,再到农产品、特色商品走出田野乡村,我们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会外连线
  韩华(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立足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高度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作出的科学评价。
  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人民日报记者齐志明、黄福特、申智林)
三件大事
  报告原文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会内解读
  王传喜代表(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十年也是代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我们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三产融合不断提质扩容,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一边谋划自身发展,一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了200多个贫困村、1万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接下来,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杜小刚代表(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
  新时代的十年,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奋进新征程,无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集群转型与数字转型结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化教育强市;全面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会外连线
  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了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人民日报记者常钦、盛玉雷、肖家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报告原文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会内解读
  郭新立代表(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不仅仅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更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能够在中国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张彦代表(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会外连线
  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复兴的中国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深入探索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大党独有难题,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创新;准确把握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向何处去提供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最好证明。
  郭庆松(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当下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理论武装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钥匙”和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人民日报记者张垚、王昊男、王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