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小乡村如何写出“大文章”? ——广水市广水街道驼子村推动共同富裕探访
  • 发布时间:2023-06-26 09:1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特色产业如珠串联、乡村美景处处可见、农民生活富足美满……6月10日,记者走进广水市广水街道驼子村,探寻该村如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心用情用力去挖掘乡村潜力,带领村民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共富路径。
  驼子村位于广水街道南部1.5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347户、1347人,版土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1490亩。曾经的驼子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因耕地面积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
  穷则思变。近年来,驼子村深入践行“五共”理念,大力推进“三变”改革。2021年8月,该村率先在全市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变“特别法人”为“一般法人”,变“沉睡资源”为“激活要素”,先后发展八大产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74.8万元、净利润213.7万元,走出了一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驼子村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工程、“牛鼻子工程”和惠民生工程。通过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等方式,推进土地股份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立足村庄自然禀赋、种植传统、群众意愿和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实行统一生产经营。建立多种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多样化发展。
  将农业打造成“有奔头的产业”。该村统筹粮食安全和农户增收“两大主题”,围绕机耕、机插、机收等粮食种植关键环节和当前农业农村实际,市镇村乡村合作公司“三级联合”,投资近300万元,建成育秧车间、育秧大棚7220平方米,增购置农机具10台套,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20余人,种植优质稻、随州香稻2200余亩,带动周边村组解决农田抛荒1300余亩,粮食增收169万斤。
  在驼子村果蔬产业示范园大棚里,10余万株优良果苗成功在这里扎根“安家”,长势喜人,一个个白色大棚就是群众致富的希望。
  该村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聘请武汉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瓜菜连作、莲藕种植等特色产业390亩,带动周边农户新建蔬菜大棚200多个,实现特色产业增收140多万元。
  如今的驼子村,聚焦产业赋能,构建起循环经济的硬“底盘”。
  为做大公司资本、扩大经营规模,村合作公司先后投资60多万元,开发集体老旧闲置用房,改建标准化王鸽养殖厂房2栋1200多平方米。同时,积极推进王鸽养殖场扩建、阳光堆肥房项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王鸽粪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王鸽养殖规模可达3万对,有机肥产量可达180吨。
  “通过领办合作社,党支部由经济发展的‘后台’走向‘前台’,由推着群众干到领着群众干,形成支部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大合唱’。”驼子村党支部书记黄艳峰对记者说。
  如何盘活好山好水好风物,为村民带来共富新路?驼子村的答案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引导和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合作公司,2022年,村民累计分红78.3万元;作公司根据村民自身特长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就近就业,2022年,共发放薪资50.8万元;合作公司将种粮大户的闲置农机整合吸收,成立“农机服务队”,2022年,公司发放农机租金20.3万元。
  见微知著。当下,驼子村锚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村目标,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条跑道,凝神聚力,再续乡村振兴的完美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