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为兴村富民“加码赋能” ——十里街道乡村合作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探访
  • 发布时间:2023-04-18 10:2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正值春耕时节,走进广水市十里街道双塘村乡村合作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区,但见一片片胭脂红桃绿叶盈枝、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一台台旋耕机忙碌地耕整着土地……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十里街道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培植产业,以市场思维优化运营乡村合作公司,乡村合作公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合作公司发展壮大全过程,抢抓乡村合作公司、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打造具有市场功能的集体经济、具有民生性质的市场主体。”十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扬告诉记者,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副书记牵头负责,配备专班主抓。目前,全街道已成立乡村合作公司17家,耕地综合利用3141亩,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74万元,创利润386万元。
    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十里街道没有一哄而上,而是严把准入关口,让有产业、有战斗力的特色村典型示范,分步推进。并按照“三清打底、三变开路、三改立柱”路径实施,条件成熟一个、支持一个、成功一个。
    围绕农村资产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拓宽发展路径、提升质量效益,建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十里街道充分发挥乡村合作公司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参与基层治理“五大”新型功能主体作用,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季节性抛荒、劳动力就业、涉农资金筹措利用等多重难题。
    2021年5月,观音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广水市首家乡村合作公司。2022年3月,十里街道镇级合作公司成立,并出台了《关于简化优化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为乡村合作公司发展壮大创造了优良环境。
    经过一场春雨,朱店村大棚蔬菜基地一片翠绿,300多亩时令蔬菜长势喜人。这片昔日的“抛荒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去年我们试种了各类蔬菜200亩,每亩收入1万多元,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朱店村乡村合作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公司带动了36户农户就业,去年户均增收近3万元。
    十里街道各乡村合作公司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年底分红,老百姓流转土地得租金、参与务工得薪金、年终分红得股金。
    双塘村乡村合作公司流转村里抛荒土地2600亩,因地制宜种植林果、莲藕、辣椒、油菜、水稻等作物,建起了油料加工厂、大米加工厂、农机服务队,形成九大产业。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03万元,创利润108万元,农户分红23万元。
    观音村乡村合作公司与广水市乡投公司合作,建设农产品仓储中心、电商销售中心,去年合作公司年收益60万元;以土地入股与国家电网合作建成充电桩,年分红净收益2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十里街道探索出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参股经营、出租收益、招商收益等经营收益模式,形成种养殖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十蔡线、三李线沿线快活岭村红心猕猴桃、观音村黄金梨、杨家岗村车厘子樱桃、向荣村葡萄、宝林寺村碧根果、望夫楼村金银花、三合社区胭脂红桃和朱店村大棚蔬菜等基地已具规模。以观音村黄金梨基地为龙头,冷链仓储销售中心建设为支撑,带动沿线13个村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一线串珠”的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区。
    乡村合作公司为兴村富民“加码赋能”,镇级合作公司也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去年,十里街道镇级合作公司与资金雄厚、具备资质的建筑公司,强强联合参入招投标承接市场建筑项目,实现经营收入900多万元,创利润过90多万元。今年,已申报项目11个,涵盖特色种植、农产品储藏加工、文旅项目等,投资总金额达4835万元。
    如今,在十里街道,一幅幅乡村振兴时代画卷徐徐展开,正在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乡村合作公司正以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根植乡村,服务农民,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