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山欢水笑村民乐 ——随县均川镇均河口村美丽乡村建设探访
  • 发布时间:2023-07-05 09:3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6月28日,行走在随县均川镇均河口村,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蓝天白云之下,一条条干净笔直的村道通向村外,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小楼掩映在绿色之中,房前屋后花草树木姹紫嫣红,清澈的涢水河蜿蜒流淌,波光粼粼。
    均河口村位于均川镇北部、离集镇12公里,涢水河临境而过,版图面积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203亩,耕地面积2263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598户、2398人。
    近年来,均河口村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来到吴家楼湾,漆黑宽敞的柏油路面向前延伸,道路两旁栽植的紫藤、樟树、桂花和太阳能路灯格外吸引人眼球。69岁的老党员徐大明正忙着清洁道路,捡拾绿化带垃圾。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垃圾乱扔,也没有特色景点。如今村在绿中、家在林中、人在画中,很难想象我们乡下也能变得这么干净、漂亮!”
    从“脏乱差”到“高颜值”,均河口村的美丽嬗变是该村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
    每月5日是均河口村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时间,每到这一天的上午8点,所有党员都齐聚在支部参加学习,这已经成了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得深入,“做”得扎实。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带动作用,持续叫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村里党员三五人一组,自愿组成常态化保洁队伍,轮流值日,每天在村子各处清理卫生死角,从未间断。
    “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不仅自觉把垃圾倒进垃圾箱,看到路边有废塑料袋、纸屑等生活垃圾,都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环境治理于细微之处见成效。”均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洲告诉记者。
    近年来,均河口村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4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500多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村级主公路2公里、道路刷黑1公里,硬化塘堰12口,农户改厕483户,栽植风景树木3000棵、种植灌木1900平方米、种植草坪1400平方米,修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各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完成项目区内所有的排水排污管道,在吴家楼及2组修建停车场……均河口村人居环境发生大变样。
    “现在整个村就是个美丽的公园,我的家就在公园里。”村民王建庆骄傲地说。
  兴村强村,产业先行。均河口村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全村香稻种植户提供种子、销售、技术等全方位服务,极大调动了农户种植香稻的积极性,带动280多农户种植香稻1200多亩,真正做到了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兴办村集体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香菇20余万棒,仅此一项,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以村级随县栎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8万余元,吸纳村民就近就业达50多人,农户年纯收入达万元以上。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均河口村定期开展“最美庭院”“致富标兵”“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先评优活动,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家风家训榜、乡贤文化榜和文明展示榜,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
    “村里将乡村文明摆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张清洲介绍,个性化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引导村民争做“四有新人”;精心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农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不断引领好人风尚;依法治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推进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严禁大操大办、赌博酗酒、迷信活动等不良行为,倡树文明新风。
    一路绿色,一路生机。如今的均河口村,不仅有产业富民的“气质”,更有景美宜居的“颜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