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农业小镇的“幸福密码”
  • 发布时间:2022-08-11 14:5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幸福是什么?对随县澴潭镇村民张小东来说,是修好村里的路,让乡亲共享美丽乡村成果;对返乡创业的加莉而言,是既能照顾好孩子,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有收入;在村干部季远红心中,则是深化基层治理赢来的民心。
  在开展“三清两建一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强县工程”过程中,随县澴潭镇广泛发动群众,围绕“美丽”发力,弹好“产业”乐曲,做好“治理”文章,努力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群众参与建设“幸福村”
  “修路我们强烈支持,捐物资、出人力都行”“我可以装修现有的老屋,让房子被拆的兄弟有地方住,不影响大家修建道路”……这几日,澴潭镇九里岗村各个塆组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就村庄建设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以人民期盼为念,九里岗村火力全开:8月7日,清除叶家湾建设区域的杂树;8日,拆除叶洪柱等村民的简易猪圈和厕所;村民张小光、张小东、张翠友等慷慨解囊,共计捐款2300元用于道路建设……
  “村民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热情很高。”九里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涛表示,“计划近期到万福店农场黑龙口村考察学习,加深大家对美丽乡村的初步印象,提高建设标准。”
  作为全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镇,澴潭镇将柏树湾、九里岗、廖家寨选为试点村,拟定“一拆二改三清四建五评选”建设方案,并召开塆组会全面征求群众意见,通过落实“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理念,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管理和发展,共同改善村居环境。
  富民产业托起“幸福梦”
  今年3月,曾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的加莉回到家乡照顾孩子,计划以“村委会+能人+村干部”的模式合办一家服装厂,却在选址上犯了难:村里位置偏远,如何方便群众就业,又能节约建厂成本?
  经过镇村协调,最终敲定镇上一处闲置房产。“这里距离澴潭一中、镇小、二小均不到1公里,特别适合带娃陪读的妇女就近、灵活就业,人气旺,工人也不用愁。”廖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刘义亮说。
  富饶一方水土,产业是关键。作为典型的农业镇,澴潭镇按照“一村一策”思路,指导各村发展壮大乡村合作公司,培育多元化富民产业:柏树湾、九里岗、刘庙等村大力发展电商平台,促进黄桃、香稻、金银花、鱼丸等农副产品销售;廖家寨村计划整合养蛙、养牛、香稻种植等11个合作社,实现产业抱团发展;庞家岩村在驻村单位帮扶下,正在建设蔬菜大棚;河武片区计划以城投公司河道清淤为抓手,参与工程建设,增加群众收入……
  “村民可自行选择合作社及公司,以资金、产权、租赁等方式入股分红。”柏树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光勇介绍。目前该村306户、1270人实现股份红利“全覆盖”,10家经济实体累计分红15次,共计分发红利261.68万元。
  规范治理滋养“幸福心”
  问题合同突出,无偿占用现象普遍,是庞家岩村新一届班子上任后面临的一大难题。“全村23份承包合同中,到期未终止仍然占用的就有18份。”该村党支部书记季远红说。
  突破口,放在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组河沙地112亩承包合同上。延包程序不合规,纪委调查介入,坚决终止合同;合同条款有漏洞,就征求多方意见,规范文本表述;承包商不依不饶,就多次交涉做工作,终将承包地块划分到户。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四组、五组的8个无偿占用合同,仅用一天时间就得到规范处置。“歪风除了,村民心气顺了,对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支持。”季远红表示,“这9起合同原承包费每年不足6000元,处置后,每年承包费达到1.8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三清”公平“一杆秤”,庞家岩村只是一面小小的镜子。澴潭镇坚持动真碰硬,彻底摸清各村资产资源,促进村级合同规范建设,积极化解集体债务,推进政务公开,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共建共治共享的“澴潭路径”,只是随县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之一。随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全面铺开,随县乡亲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