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县草店镇:“花菇之乡”采摘忙
  • 发布时间:2023-11-29 08:3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眼下,正是一年中春栽香菇丰收的时节。11月23日,走进位于随县草店镇金锣山村的随州市强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基地大棚,只见一朵朵长势喜人、色泽鲜明、纹路清晰的花菇撑起褐色的“小花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棒上,十几名工人忙碌地穿梭在菌棒间,小心翼翼地采摘鲜嫩肥厚的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菌中之星”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素有“中国花菇之乡”美誉的草店镇,地处鄂北山区,因昼夜温差大、雾天少,非常适宜菌类生长。近年来,该镇借势发力,做足“农业”文章,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大力发展香菇种植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你看这一朵朵香菇顶面全是爆开的花纹,长得也厚实,像这样的干花菇1斤能卖60多元,还很抢手呢!”强农农业公司负责人周加里指着满筐香菇开心地说,“最近,我们每天能采摘鲜菇6000多斤,今年香菇行情不错,目前一茬干香菇已经卖了1万斤。按目前形势,一袋菌棒的收入要比往年多1元,今年种植的20万棒春栽香菇,预计可收获干香菇5万斤,效益可达到160余万元。”
  长满香菇的大棚里,金锣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兰与村民们正在采摘香菇。金锣山村七组村民杨明玉说:“只要有时间,刘书记都会到大棚里来看看,帮忙采摘香菇,查看香菇长势。她对村里的产业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我们也跟着一起挣钱了。”
  “近期天气晴好,大棚里的香菇一天一个样,公司每天都会组织20多名村民一起采摘香菇,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聊着天就把活干了。”刘志兰介绍说,“香菇从生产开始,粉末、装袋、点种、采摘、剪菇脚……各个环节都需要工人。”据统计,该村香菇基地每年可解决村民60余人就近务工问题,带动村民增收30余万元。据介绍,在原合作社的基础上,村集体牵头于今年5月成立了强农农业公司,采取“村集体+大户+村干部+农户”的模式运营,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目标,积极吸纳在家的劳动力务工增收。村民陈格、陈倩是姊妹俩,不光自己家种有五六千袋秋栽香菇,每年村里香菇基地丰收时,她们还会到基地务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在这儿打零工,一年做下来收入也有1万元左右,家里的活儿也不落,还能照顾两个孩子。”陈倩边说边麻利地将桶里的香菇倒进筐里。
  小香菇成就大产业。草店镇镇长阳斌介绍,2023年,草店镇种植香菇近1000万棒,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2024年,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新建两个十万棒以上的种植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