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荒山生金变“油库” ——随州油茶产业发展扫描之一
  • 发布时间:2024-11-08 10:0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油茶基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王骏文
  层层叠叠的平台上,一株株油茶树硕果满枝,农户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忙着采收油茶果。11月上旬,位于随县澴潭镇的随州市岳雄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油茶基地迎来了丰收季。
  “这两年,油茶基地陆续进入盛果期,产量年年上升,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还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了旅游公路,生产发展更有保障。”岳雄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加玉杰说。
  努力把“小油茶”做成大产业。近年来,岳雄丰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在澴潭镇蜂洞冲村、高家冲村、龚家湾村、武家河村,累计流转林地1.2万亩,发展油茶产业,昔日荒山变身“绿色油库”。万亩油茶园也逐渐发展成集油茶种植、良种繁育、农业种植、生态文旅等于一体的绿色现代产业园区。
  岳雄丰公司油茶基地建设发展,是我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国家粮油安全战略部署,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产业、建设鄂北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积极谋划实施,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林地资源,释放油茶产业发展活力。
  2023年,我市通过竞争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下简称“中央油茶奖补项目”),获得5亿元奖补资金。该项目是我市争取到的最大的单体林业项目,将新造油茶面积16.3万亩,改造低效林面积4.82万亩,新建油茶苗圃100亩、油茶采穗圃1000亩,建立集油茶资源培育、产品加工、品牌塑造、科技文化支撑为一体的油茶产业发展示范高地,打造油茶全产业链发展的“样板工程”。
  我市积极抓好中央油茶奖补项目实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实施方案、组建了市级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分管市领导每半月召开一次项目调度会,研究解决项目推进实施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各县市区相继成立了组织领导和工作专班,确保事有人做、运转有力。
  外学经验拓视野。今年6月,我市专班一行在省林业局带领下,到江西吉安重点就油茶基地水肥一体化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进行考察学习。
  内强本领提技术。全市先后3次举办中央油茶奖补项目技术培训班,邀请国家、省油茶专家重点就油茶造林、低改技术标准,水肥一体技术标准授课,为实施好中央油茶奖补项目打开了思路,提升了技术。
  我市充分挖掘油茶产业的多重效应,大力推进农林文旅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将油茶基地建设与生物防火阻隔带项目建设相结合,利用油茶耐火阻燃的特性,构建天然“阻隔带”,有效拓展了油茶种植的用地空间、保障林业防火安全。
  在岳雄丰公司油茶基地看到,油茶树下套种了冬瓜等农作物,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双丰收”的效果。岳雄丰公司还放大油茶基地生态效益,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油茶旅游文化节,奏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乐章。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油茶面积56.78万亩,有省级油茶育苗基地2个、油茶采穗圃2个,千亩以上基地47个,油茶规模加工企业8家,省级油茶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油茶种植大户、合作社127个,年产油茶1.6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46.27亿元,循环带动近2万人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