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小蜜蜂“酿”出甜蜜生活 杨家棚村村支书带领36户村民发展养蜂业
  • 发布时间:2023-10-07 15:50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杨文明、通讯员许为、石守京)报道:9月26日,在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通往京山县公路旁疏朗的树林中,58个蜂箱呈阶梯状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蜂箱口蜜蜂不停飞进飞出。蜂农支申东打开蜂箱,密密麻麻的蜜蜂正在嗡嗡地忙着,蜂巢上满是蜜汁,“这一笼可以割好几斤蜂糖呢!”看到蜂箱中的情景,支申东高兴地说。

支申东今年71岁,身体有点不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中,他在村党支部书记栾庭山的带动下,将房前屋后山场进行梳理,发展养蜂,每年养蜂收入二三万元,摆脱了贫困。

“老支,你把蜂场周围荆棘林都砍掉,不然挡住了蜜蜂视线,蜜蜂飞不出去。”栾庭山现场指导支申东管理蜂场环境。

“难怪荆棘旁边养不了蜂子呢!我有空就砍”支申东赶紧回答说。

“好多农户比我养的还多呢,收入也比我的强!我们都得感谢村上栾书记。”支申东边观察蜂箱边说。

栾书记,是杨家棚村党支部书记栾庭山。2018年,栾庭山试着引进中华蜜蜂蜂种3箱,向技术员学习养蜂技术,结果初试牛刀,获得成功,第一年赚了1500元,随后逐年发展,去年养蜂48箱,年纯收入2万多元。

“杨家棚村山请水秀,全村有16499亩森林资源,一年四季各种花儿绽放,适合养蜂。也不占用多少时间,村民在发展其他种养殖项目同时,养蜂是不错的项目。”栾庭山告诉记者。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栾庭山养蜂获得成功后,便动员村民养蜂,毫无保留地给愿意养蜂农户传授养蜂技术,指导他们养蜂。目前已带动36户村民养蜂。同时还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中华蜜蜂养殖基地9个。2022年,全村养殖蜜蜂482箱,产蜜5600多斤,产值40多万元。小小蜜蜂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蜂蜂”。

“今年天气好,各种山野花次第竞相开放时间长,增加了蜜源。我们养的都是纯正的土蜂蜜,80元一斤,根本不愁销。预计今年蜂蜜产量、收入增长10%以上。”栾庭山喜滋滋地说。

为实现乡村振兴,壮大养蜂规模,提质增效,做出品牌,栾庭山说村里正计划筹办村股份养蜂有限公司,建蜂蜜加工厂,延长蜂蜜销售链,逐步做大做强做优蜂蜜产业,和村民一起抱团发展,做到村有产业、户有项目,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

“明年蜜蜂分笼时,我再增加几笼。”听到栾书记的规划,老支当即表态。

“好,村里支持你!”栾书记拍着老支的肩膀,坚定地对他说。

走在杨家棚村乡村道路上,湾湾环境大变样,房前屋后不是蜂笼就是菇棚,共同缔造激起大家的热情,记者从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中真切地感受到村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像蜂蜜样甜着呢!

图片说明:在支申东(左)的养蜂场里,村党支部书记栾庭山(右)正向支申东传授蜂箱管理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