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区万店镇 蔬菜大棚里的代表故事
  • 发布时间:2023-08-04 08:5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在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距离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远处,一排排蔬菜大棚颇为壮观。7月31日,走进该村20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棚内挂满青茄等蔬果。
  人大代表带头试种、牵头扩销路,“清风夜话”中听种植户谈当前困难,合力促进问题解决。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的大棚里,写满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
  土壤疏松透气,浆溪店河带来充足水源,240国道穿镇而过,孕育了万店镇的蔬菜产业。2018年,脱贫攻坚加压推进,小河沟村急需发展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张和平是多年的曾都区人大代表,根据深入群众了解到的情况,在众多产业项目中选定建大棚种蔬菜。当年底,该村村集体建成46个蔬菜大棚,面积50亩,开启大棚蔬菜发展之路。
  “当时村里种蔬菜的不多。村集体带头,起到了示范作用,很多观望的村民开始加入进来。”张和平介绍。万店镇人大代表、小河沟村村干部周和平,因率先发展蔬菜产业而富起来,自然就成了村里蔬菜产业的“技术保姆”。到第二年,小河沟村大棚蔬菜种植发展到500多亩。
  种植蔬菜的大棚不同,效益也不一样。2019年,万店镇人大主席王勇带队,组织多名镇人大代表,数次前往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带回新一代土垒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当年,小河沟村建起20个新一代土垒冬暖式蔬菜大棚,张和平、周和平等人大代表带头试种。
  土垒式蔬菜大棚冬季保温效果好,经济效益翻番,相关种植技术迅速在全镇铺开。目前,万店镇发展土垒冬暖式蔬菜大棚400多个。
  自代表行动启动以来,万店镇人大借助村民晚间纳凉的时机,开展“清风夜话”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围坐交谈,听民声聚民智。去年6月,在小河沟村的“清风夜话”活动中,种植户们对于“菜价起不来”反映强烈。结合前期去长沙、武汉等多个外地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的情况,刘雄姿、张和平等人大代表形成相关建议,转交到万店镇政府。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想办法争取资金300万元,建设万店镇蔬菜交易市场。目前,蔬菜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已建成。
  “我们是村干部,也是人大代表,天天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深知一个好的产业对村民来说有多重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自然要为群众谋福利。”张和平说。 
  代表引领、集体带动、大户跟进、小户参与、人人共享。如今,万店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余亩,年产量20余万吨,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
  人大代表牵头,为全镇的老牌特色产业谋来新出路。代表行动的生动基层实践,写在万店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的征程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