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北郊街道陆家河村 26户村民喜领5.6万元分红
  • 发布时间:2024-08-26 09:5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8月20日上午,曾都区北郊街道陆家河村村委会议事厅内热闹非凡,20余名村民欢聚一堂共享收益成果。
  “去年我们家入股了村里的蔬菜大棚20000元,今年第一次分红就领了7800元,投入1元回报0.39元,这可比存银行利率高多了!这钱我还打算继续入股……”领到分红款的村民周世慧高兴地给女儿打去视频电话分享喜悦。
  陆家河村土垒式蔬菜大棚基地于2023年5月建成,总投资120万元,共6个蔬菜保温土棚,占地面积30亩,采取股份合作的经营形式,以村合作公司为经营主体,共有26户村民入股14.45万元。
  “去年我们大棚种植茄子的纯收入16万元,按照约定,以纯利润的35%给村民分红,共有分红款5.6万元。”陆家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晓峰介绍,“大棚共带动18名周边村民就业,其中移民10名,除去土地流转费用和分红款,每人每年务工收入不低于6000元。”由村、合作社、股民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清楚记录着2023年6月至今大棚的每项经济收入和支出,并进行公示,让大家放心。
  村民薛家生今年83岁,是年纪最大的股东,也是“胆子最大”的股东。在大多数人都还在观望的时候,薛家生一次性从自己的养老钱里拿出了5000元入股,“村里建大棚是好事,无论收益如何,我这个老人要给年轻人做榜样,带头支持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为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村集体稳步增收,陆家河村探索出了一条“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发展之路,通过推动组织融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合,形成了“党支部+合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棚经济”,帮助更多村民搭上“共富班车”。
  “9月初,等地里的100亩水稻一收,我们就要开始建设新的智能大棚了。”陈晓峰表示,接下来还将和技术公司合作,计划投资140余万元建设一个高标准智能钢构大棚,让村民一年四季都有钱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