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一村多”大学生创意作业“大丰收”
  • 发布时间:2023-10-18 15: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大学生返校提交作业,或扛着随州香稻,或抱着大南瓜,或提着一串拐枣,或端着一盘野生猕猴桃……并集中摆摊“推销”。日前,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香菇学院,参加“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大学生(以下简称“一村多”大学生)返校,带来了各村种养殖的特色农产品,现场办起了“展销会”,场面十分热烈。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旨在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该项目培养学校自2022年调整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随州职院“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共有160多人在读,学习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旅游管理(乡村旅游方向)等专业。
  据了解,该培养计划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是随州职院香菇学院“一村多”大学生的课程之一。学生们营销专业课知识掌握得如何?在村的产业发展成效如何?该学院提前布置了这样一项实践作业——举办丰收节,让学生们带来各村特色农产品并自主策划办“展销会”。
  此次丰收节,活动流程、展品选择、展台设计、产品推介词等均由“一村多”大学生们自主构思并落地。活动现场,来自各村的大学生们热情介绍带来的特色农产品,学院相关专业教授现场点评。
  来自随县吴山镇群玉村的刘高尚,是今年秋季刚入学的“一村多”大学生。此次丰收节,他带来了由村里自种李子酿制的李子酒。“这个酒进行了相关技术处理吗?”活动现场,香菇学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黄文问。刘高尚抓紧机会请教相关处理技术。
  去年入学的“一村多”大学生马金波,在随县殷店镇天峰村发展香菇种植、生态养殖等产业。这次活动中,他带来了自己种植的香菇、随州香稻等产品。在他看来,这是一次乡村产业项目交流的宝贵机会。“来自各村的大学生们都带来他们的产品,大家一起交流种植养殖技术、市场销路等。”马金波说。现场他得知吴山镇有个村的板蓝根项目发展得很好,便计划下一步将这一产业引到天峰村,壮大村级产业。
  “这样的创意作业,既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也展示了学员们参与的乡村产业项目的成果,激发了大家回乡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实现了‘大丰收’。”随州职院香菇学院有关负责人王琳说。
  据悉,我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启动以来,培养的学员大多成长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或进入村“两委”班子,在所在村起到了较好的双带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随州职院自承担此项目以来,优化课程安排,强化师资保障,提升教学质量,扛牢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