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府河镇冯家畈村:抢抓“路”机,蔬菜大棚春意浓
  • 发布时间:2024-03-29 08:4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府河边,农田旁,12米宽的路基颇为气派。更为喜人的,是路边新建的一排蔬菜种植大棚。3月20日,曾都区府河镇冯家畈村新建的蔬菜大棚内,已长至一拃高的黄瓜苗舒展着枝叶,村民们绑系爬藤吊绳的双手翻飞(如图)。
  冯家畈村位于府河西岸。去年,府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动工,一条沿府河西岸、连接随州城区至曾都区府河镇的二级公路开建,让冯家畈村人看到了新机遇,沿路发展大棚蔬菜产业。
  “这么宽的路,直通随州城区,到时候不管是运进来物资还是运出去农产品,都将十分快捷便利。”冯家畈村主任聂小磊说。抢抓机遇,去年底,冯家畈村整合乡村振兴发展资金30万元、村集体投资15万元,在村上6组府河边流转闲置农田20亩,建起了13个钢架蔬菜大棚。春节后的低温雨雪天气一过,村里赶紧组织村民,种下黄瓜幼苗。
  建大棚,种蔬菜,冯家畈村在2022年便开始探索实践。当年底,村干部带动村民大胆尝试,与村集体共同投资,建起了9个钢架大棚,每个棚约1亩,种两茬黄瓜。去年,9个蔬菜大棚收益约18万元。
  “一开始很多事情都搞不清楚,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推进。村集体资金有限,就由村干部们带头试。有了去年的经验,探出了路子,今年新建的大棚就完全由村集体出资,带动集体增收。”村党支部书记肖帮权说。
  成立乡村合作公司,与蔬菜种植经验丰富的市绿丰园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实现管理有帮手、种苗有出处、技术有指导、销售有渠道,也支撑着冯家畈村大胆扩建大棚。
  村里发展大棚蔬菜,每个棚交由一名村民打理,负责棚内日常管理。黄瓜上市时,每天都需要20多名村民到基地采摘、称重、装箱,村民们也多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除了前期固定投入,支出这一块,人工费占大头。有事忙了,村里打牌的都变少了。”肖帮权说。
  当天中午,在大棚里忙活一上午后,聂后芝和其他务工村民一道,有说有笑往家走,准备吃了午饭后再来基地忙活。“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活也不累,工钱一个小时9块钱,挣点也能贴补贴补。”聂后芝说。
  2022年最初建大棚时,村民们有些担心,观望的多,参与投资的少。看着大棚发展好了,不少村民有了加入的想法,不时跑到基地问技术、问销售情况等等。如今,府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新路基也逐步铺过来,村里打算将新棚承包给有能力、有意向的村民打理,引导村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分享利益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