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绿能”驱动,打造全省能源强市 ——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观察
  • 发布时间:2021-12-03 09: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2013年以来连续九年,随州新能源装机规模、累计发电量稳居全省第一。
  随州立足资源禀赋,做足“无中生有”文章,推动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昔日能源小市蝶变为全省新能源大市。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随州坚持“绿能”驱动,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经济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省能源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追风逐日,“无中生有”占先机
  随北二妹山、金锣山等数十座山头,一个个白色的巨大“风车”迎风矗立,点亮山景,向风借力,叶轮徐徐转动,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绿能”。
  随州高新区淅河镇马鞍山,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匍匐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之上,蔚为壮观,光能转换间,荒坡变热土,年均发电1亿多度。
  曾经,随州无油、无煤、缺气、少电,能源是制约发展的“短板”之一。
  但是,随州有得天独厚的风力、光照资源优势。这里地处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中部,风速分布较集中,利于风电机组对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这里近30年平均年日照时长1930小时,平均总辐射量4200-4900兆焦耳/平方米,属于湖北省一级可利用区。
  新能源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坚持“无中生有”,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大型能源企业抢滩,能源建设进入历史发展中最快的一个时期。
  我市逐步形成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绿色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特色发展优势。
  从2012年底至今年10月,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96.69万千瓦,占全省18.24%;至今年11月14日,我市风电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00.03亿千瓦时,首次突破200亿大关,约占全省27%。累计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减排1994万吨二氧化碳,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头部”赋能,产业集聚促壮大
  位于随县殷店镇的凤鸣风电场,是随州首家新能源场站,由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电力2012年投资建设,自当年底投入运营以来,年均发电量约2.7亿度。
  华润新能源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龚彦峰介绍,10年来,华润已累计在随投资70.71亿元,建设单体风电项目18个,覆盖随县、广水市12个乡镇,已运营装机达95万千瓦,累计总产值47.37亿元、上缴税金5.11亿元。
  “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华润计划在随继续投资200多亿元,实施风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项目等,力争新增装机400万千瓦。
  “追”风“捕”光,华润开启了随州新能源发展新纪元,让随州在全省抢占“先机”、引领示范。优质的风光资源吸引了国家能源、华能、中广核、中电建、国家电投等众多能源“头部”企业进驻。
  新能源配套产业也随之发展。齐星集团积极构建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产业链条。齐星晶星公司今年投资3900万元,新建大功率光伏组件生产线,年产能由500MW提升至1000MW,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齐星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邓字安说:“新能源发展迎来新的风口,将抓住机遇继续做大做强。”
  目前,共有17家投资主体在随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建设风电场19座,集中式光伏电站20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783个,生物质发电站3座。
  “十三五”末,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约50亿元的大型清洁、高效发电项目落地,实现了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在随州的首次布局。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约65亿度,年创产值约26亿元、实现利税约4亿元,提升随州电力的稳定性、可靠性。
  “建好一座电厂,带动一片产业”。国能长源随州公司总经理李晖介绍,公司秉承“绿色、高效、智慧、一流”建设理念,项目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实现近零排放,同时立足打造“城市合伙人”定位,深耕周边园区,探索热力、物流运输、无盐水、热水等多产业发展,实施电、热、汽、气、副产品等多能综合供应。
  该公司还充分发挥随州新能源资源优势,积极建设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壮大随州能源产业实力。
  电网建设是能源产业发展重要一环。围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国网随州供电公司持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三五”期间,共完成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32.8亿元,新建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条220千伏外送线路通道,形成多电压等级的覆盖城乡的输电网架。新能源外送能力由2017年的70万千瓦提升到2021年的11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国网随州供电公司计划投入50余亿元,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构建坚强智慧电网。
   “双碳”引领,由大向强求裂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朱世杰说:“‘双碳’战略目标,为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间,随州新能源建设将再次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
  《随州市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能源投资800亿元,努力实现装机总量800万千瓦的突破,其中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风光发电将实现倍增,储水蓄能、化学储能预计均可实现零的突破,能源产业规模将加速壮大、结构将不断优化。
  一批投资过1亿元、10亿元、50亿元的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蓄势待发。
  我市已谋划“十四五”时期新能源项目27个,总投资200多亿元,总装机规模300余万千瓦,进一步巩固新能源产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全国唯一一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落户广水,打造“世界规模最大、仅由风光供电”并可长期独立运行的100%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为电网更好地接入和消纳新能源探索新路径。
  目前,总投资约60亿元的国能长源随县百万千瓦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投资约15亿元的西气东输三线(随州段)项目,投资近4.5亿元的随州编钟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能源产业是一个投资强度大、社会贡献度高的产业。”朱世杰建议,依托能源产业基础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能源产业链式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百姓增收、企业增效。
  据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项目谋划和招商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壮大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推动能源突破性、裂变式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