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擦亮名片,神韵随州“一见钟情” ——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观察
  • 发布时间:2021-11-22 09:2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资源富集大市。五年来,随州因势而为、借势而进,创新推进文旅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发展胜势,以文旅产业的综合性优势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
  今年1至10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05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擦亮“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城市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大项目+大融合产业规模加速扩大
  五年来,随州文旅发展大战略逐步清晰和升级。2017年,我市作出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市三大特色产业增长极之一进行打造的战略决定。2018年和2020年,市委先后提出建设“文旅名城”、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谒祖圣地的战略目标。“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文旅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拟定。
  项目是产业发展之基。五年间,全市完成文旅投资超211亿元,一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全市文旅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据我市文旅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的80多个文旅项目纳入这一行动计划项目库。
  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建或续建文旅项目24项,总投资125.9亿元。当前,卓尔青铜古镇建设冲刺推进,原石部落景区已完成婚纱摄影基地、地震海啸体验馆、玻璃滑道等项目建设。西游记公园先后引进玻璃天桥、七十二变动物园、水滑道等16个近亿元项目,部分已建成开放。与湖北中进集团签约建设中国(随州)编钟乐器交易城,“编钟音乐之都”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丰年农旅、安居古城、叶家山与义地岗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策划或招商。
  用“加”的方式实现“乘”的效益,着力培育文旅新业态。在文旅项目谋划与建设中,我市走好产业融合新路径,推进市博物馆文化综合提升工程、编钟大剧院、叶家山生态修复和遗址保护工程等文旅融合项目,东润紫海田园、神农牡丹产业园、观音花海等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成功指导小森林、裕国菇业等工业项目创建工业旅游景区,随岳高速封江服务区等交旅综合体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A级景区18家,其中4A级景区7家。
品牌营销+区域协作产业影响力上台阶
  10月下旬,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全国文旅和媒体界大咖踩线采风,市县镇村四级负责人现场观摩,随州文旅精品线路推介,十大旅游名宿、名村、名景发布,设非遗项目暨文创产品展、文旅装备展,全方位展示了随州特色文旅资源的独特魅力,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掀起新一轮随州文旅宣传热潮。
  文旅产业的竞争力,源自具有核心吸引物的知名品牌。五年来,我市坚持塑造大品牌,开展大营销,拓展大市场,推动旅游发展从以资源取胜、以资金取胜升级到以策划取胜,随州文旅影响力稳步提升。
  连续13年成功举办寻根节,不断擦亮“炎帝”“编钟”两张文化名片。随州荣膺“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城市知名度在全国打响;获评国家文化旅游特色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同时,炎帝故里、大洪山、西游记公园、西游记漂流、千年银杏谷、田王寨、神农部落等景区,进一步挖掘清晰特有的文化符号,提炼引人入胜的旅游主题,加快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打造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品质景点。
  今年以来,我市密集组织和参加各类“走出去”“请进来”的旅游营销活动,与峡州国旅、大唐国旅等国内知名旅行社深度对接,省内联动引千人旅游团来随,“随州号”旅游专列和旅游直通车开进随州,旅行社联盟随州大会、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盘活旅游资源,推介精品线路,引爆随州旅游市场。
  站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我市推进文旅产业桥接汉襄、融通鄂豫,大力实施共享开放发展战略。首趟“鄂西北巡游专列”一线串连实现“襄十随神”旅游大联动;与峡州国旅签定战略合作协作,随州客源市场将拓展到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搭建起区域合作的平台,市文旅局与外地旅行商签订旅行者联盟协议,“襄十随神”四地文旅部门谋划在线路设计、营销宣传等方面加强交流协作。
补齐要素+做精服务创造文旅新生活
  今年国庆假期,大洪山自在谷酒店建成营业,150多间客房爆满。该酒店并非景区景点,也无娱乐项目,但入住其中满目皆山水、入心是自在,在星空下卧眠,在鸟鸣中醒来。“在这里,游客虽没有参与传统的游览、娱乐、购物活动,但却感受到了山野中的悠然清闲,达到了放松身心的旅游目的。”大洪山旅业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旅游消费大众化,但旅游需求品质化。五年来,我市着力补齐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推进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住宿等配套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获得多元体验,创造文旅新生活。
  据悉,我市拟引进重庆文林旅游发展公司投资建设“曾侯邑”礼乐文旅综合体,并结合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配套建设“曾侯邑”无动力游乐主题公园、生态旅游停车场,补齐擂鼓墩片区旅游功能短板。
  据随州“十四五”期间4A及以上景区通达公路重点项目规划表,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千年银杏谷、田王寨景区等4个项目纳入其中,将着力完善旅游交通布局,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今年以来,我市开展首届特色农产品评选、随州有礼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随州旅游美食地图宣传等活动,补齐了随州旅游商品短板。
  如今,文旅已成随州引以为傲、大有可为的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完善、做精旅游服务,将令游客对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