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湖北大自然农业集团董事长杜向东:为了大地的丰收
  • 发布时间:2021-08-19 09:4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讲述人:湖北大自然农业集团董事长 杜向东
  1988年,20岁的我在广水石油公司参加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不甘于现状的我,几年之后,借着单位改制,成为首批“买断工龄”的员工,下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踏浪前行。我先后在湖北、河南、湖南等地经商,经过几年的打拼,积累了一些创业资金。
  正当我筹划继续在外发展时,广水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外经商的广水人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支援家乡建设。家乡的召唤,让我改变了发展方向。我是农民的儿子,虽然早已“跳出农门”,但“三农”问题始终萦绕于心。经过深思熟虑,2007年,我毅然回到家乡,成立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希望通过产业引领,为“三农”发展作点贡献。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方向是改造盘活抛荒农田和闲置塘堰,进行小龙虾养殖、加工和出口。不料2010年的特大干旱,导致养殖基地的小龙虾几乎“全军覆没”,公司亏损严重,股东矛盾丛生,几乎到了解散的边缘。为了保住企业,我们用3倍股金的补偿,让大部分股东退股,3名铁杆股东则在逆境中坚守,最终在广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挺过风雨,走出了困境。
  为了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公司先后在广水建起“稻虾连作”示范基地5000多亩,成立4个合作社、1个合作联社,推广“稻虾连作、一田双收”生态种养模式。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补贴合作社,配备7名技术人员和2台车,为全市小龙虾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为困难户免费提供种苗,并对所养殖的小龙虾进行兜底回收,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基地还向周边地区辐射发展“稻虾连作”10多万亩,带动1万多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公司已连续多年每年出口超过3500万美元,纳税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广水出产一种独有的蔬菜,那就是远近闻名的箭杆白,广水人百吃不厌,外地人一尝就爱。然而受其特性限制,一直未能制成产品走出去。我们敢为人先,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地方特色食品研发,生产出以箭杆白、应山滑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即食食品销往全国。广水老百姓纷纷赞叹:“原来箭杆白、应山滑肉还可以这样卖!”过去老百姓种箭杆白,都是菜园零星散种,自家食用;现在是成片成片规模种植,由大自然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出售。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历来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在自身经营遭受前所未有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向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等战斗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捐赠食品和口罩,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同时大量收购因疫情而滞销的家禽、蔬菜等农产品,减少农民损失。农民拿到钱,不少人都感动得流泪。
  未来5年,大自然公司计划再征地200亩,投资3亿元,做药食同源食品。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年创税收5000余万元,带动周边3万余农户发展种养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企业虽然仍面临重重困难,但我坚信,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公司定将在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中砥砺前行,走出困境,再创新的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