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更加出彩 ——市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 发布时间:2022-01-07 08:59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2021精彩答卷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比2019年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比2019年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恢复到2019年的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恢复到2019年的96.1%。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29.6%,比2019年增长5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19年,突破50亿元。 
特色产业优势更加巩固
  专汽之都引领力充分彰显。专汽及零部件产业顶压前行,实现产值530亿元、增长29%。涌现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领军企业。
  现代农港影响力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值520亿元、增长12%,出口8亿美元。“随州香稻”荣获“我喜爱的湖北品牌”金奖。
  谒祖圣地吸引力显著增强。实施文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接待游客22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0亿元。
  风机名城竞争力持续提升。风机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10亿元、增长38%,地铁风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近30%。 
项目投资支撑后劲有力
  全市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85个,总投资549.5亿元。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东风马可迅铝轮、黄鹤楼酒业搬迁扩能、华润金锣山风电场、华鑫冶金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
  随州电厂已完成投资13.3亿元,中航油民航特种装备、恒天新楚风重组等项目有序推进。
  随州大数据产业园即将交付使用,首批10家入园企业已签约。 
品质随州建设加快推进
  城市功能品质再上台阶。深入推进120个总投资303亿元的补短板项目。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0个,城市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创建实现全覆盖。
  乡村振兴图景展现新颜。全市负债10万元以下村债务全面清零,组建乡村人民公司158家,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壮大。
  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提升行动,连线成片打造5个示范片区。 
营商环境建设争先创优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条、中小微企业“降成本20条”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省政府专项督查中居各市州第六。
  “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全省季度考核中稳居前列。
  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8亿元。
  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增长33%。
  全市新增贷款120亿元,增长10.6%。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连续22个月无新增病例,应急机制、流调队伍、检测能力、物资保障不断加强。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群体就业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续提标,城乡低保、孤儿保障标准稳步增长,首批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健康随州稳步前行。影响群众健康问题“323”攻坚行动深入推进。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有序实施。 
政府自身建设更加严实
  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得民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深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动能勃发
  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8家,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实施337个科技项目,27项成果获省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 
深入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全面小康千年梦想如期实现
  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增速。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建成通水。汉十高铁全线通车,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连接广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0平方公里。126个贫困村出列,1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履坚实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创造随州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大成果。
  建成2座垃圾焚烧发电站,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建成4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城乡全覆盖。
  完成14条黑臭水体整治。 
深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入拓展
  中国中车、新兴际华、国能集团等央企相继落户。随州融入武汉“半小时经济圈”,与四川省巴中市缔结友好城市。
  全市年均出口超10亿美元,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30余家,新增出口备案企业339家。 
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随州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2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累计投入29亿元加快公共卫生补短板。投入22.8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育学位3.4万个。改造棚户区2.7万户,建成保障性公租房1.2万套。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平安随州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防灾减灾、防汛抗旱、食品药品监管、校园安全等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稳定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今后五年的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主动承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融合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切实扛起争当“四个示范”使命任务,奋力谱写“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主要经济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2000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2%,发展的充分性平衡性明显增强,现代化新随州建设精彩开局。 

二○二二年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外贸出口增长12%;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产量达到29.3亿斤;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着力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建设产业兴旺、质效双升的朝阳城市  聚焦链式发展,做强做优产业集群。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行动。以六大省级成长型产业集群为重点,出台个性化扶持政策,促进突破性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打造高水平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提高大数据产业园建设运营水平,抢滩数字经济。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工作。
  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突破性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质企业倍增工程,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以上、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
  聚焦扩权赋能,推动县域经济“争百强”。抓好扩权赋能强县改革事项承接落地,增强县级统筹发展能力。建立与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相匹配的调度机制,推动各县市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聚焦全域协同,培育镇域经济“小老虎”。加强县域、镇域协同联动,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化项目、企业布局,激发乡镇发展潜能。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原则,打造一批镇域经济“小老虎”。
  聚焦招大引强,筑牢项目投资硬支撑。推动重大项目储备库投资规模比上年翻番,向建设库转化率30%以上。力争新开工亿元项目100个以上、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全年招引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合同金额600亿元以上。 
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田园城市  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消费、金融等帮扶措施,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以上。培育壮大国家食用菌优势产业集群,香菇种植规模稳定在3亿袋。加快湖北菜籽油科创中心建设,打造百亿元“产储加销”一体化粮油产业经济带。促进畜禽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推动中粮集团、共富牧业生猪全产业链、正大肉鸡深加工项目落地见效。
  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住房质量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分类指导、因村施策,有力有序化解村级债务。完善“三变”改革模式,巩固利益联结机制,办好乡村人民公司,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着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建设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魅力城市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精心办好壬寅年寻根节。以红色文化促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田王寨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九口堰红色研学基地、尹家湾革命旧址群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随州博物馆文化综合提升工程。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提升文旅产业品质。围绕“一廊驱动、三轴联动、四大片区”布局,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深度开发“美食四宝”等“随州有礼”品牌,打造来自“炎帝故里的馈赠”系列产品。建设随州文汇创意城,实现青铜古镇艺术街开街运营,拉长文旅消费链、价值链。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4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元。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建设生机盎然、潜能无限的活力城市  以改革突破培育发展新动能。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投、高新投等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组建市级资产管理公司,推行“标准地”出让,盘活一批“僵尸企业”、存量土地。
  以创新红利点燃发展新引擎。落实“科技创新十条”,激励企业担当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0%,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5项以上。加快推进国家级专汽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试验基地建设,推动建立跨区域应急产业联盟。力争出口2000万美元以上外贸企业突破20家。
  以消费升级挖掘发展新蓝海。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快递进村全覆盖。继续办好桃花节、银杏节、詹王美食节、年货节等地方特色节会。繁荣“夜经济”,激活餐饮文娱消费。支持发展电商、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等新业态。
  以环境优化构筑发展新磁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数字随州建设,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窗通办、跨域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 
 着力补短板强功能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品质城市  务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实施“襄十随神”城市群建设三年行动,促进集聚协同发展。积极争取随信高铁纳入国家铁路规划,推动随信高速全线开工,加快G346十岗至任家台段改建、G316平林至淅河段改扩建、G240柳林至周家湾段改建等工程建设。主动对接“武汉城市圈”建设,探索“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随州”合作模式。
  加快推进城市改造更新。谋划实施城市改造和更新项目122个,年度投资120亿元。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实施舜井大道改造、城南片区市政配套道路、随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打通白云大道至炎帝大道、汉东东路延伸段等断头路。确保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综合体建成投用。
  切实做好创文创卫工作。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明实践养成。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深入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实施“美丽随州”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域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提升优良天数比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动国考断面水质全面提升。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深化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深入推行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城市  畅通就业创业主渠道。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持续开展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快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化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完善立体型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机制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医疗集团及县域医共体有效运行。
  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着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社会保险应保尽保。推行社保“一卡通”,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引导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健康发展。
  打造社会事业升级版。提升教育供给质量,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双减”政策落细落实。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快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开展“九大攻坚行动”,深化平安随州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走深走实,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 

2022年办好十件实事

(1)启动建设城东文帝学校,推动扩建东城文峰塔学校和八角楼学校、迁建南郊擂鼓墩小学,确保编钟小学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增加学位3240个。
  (2)推动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0人,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
  (3)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9个、完工100个;再创建“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0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部,全面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4)完成36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料托位300个;对全市0-14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
  (5)全面启动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包装改造;实施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二期)。
  (6)全面完成城镇供水体制改革,持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7)按照国家二类标准改造城区公厕180座。
  (8)对五眼桥、鹿鹤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
  (9)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增设城区道路限速、禁鸣等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老旧小区夜间临时停车位2000个以上,新增停车位1000个以上。
  (10)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00座;实施“低电压”改造工程101个;建设5G基站300座。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坚持不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
  依法行政提效能。
  担当善为抓落实。
  廉洁奉公树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