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红色丰碑昭后人 ——探访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军区革命旧址
  • 发布时间:2021-03-06 08: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江汉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洪山镇周家湾司令部旧址((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董斌 通讯员 申兴木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他们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顽强的奋斗、无私的奉献令人感佩。  
  随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这里涌现出一批光照千秋的先烈,形成了一批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遗迹,他(它)们是我们随州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本报策划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红色足迹映初心”系列报道,派出记者探访全市境内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遗迹,凭吊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推出一组烈士事迹的追忆报道和一组革命遗址的纪实报道,旨在传播随州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江山留胜迹,昭示后来人。  
  随县洪山镇双河周家湾,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因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江汉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而永载史册。  
  3月3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红色遗迹,追寻历史的记忆,重新触摸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忠诚与信仰、奋斗与担当。  
  出洪山镇双河西行约2公里,便来到周家湾。只见一道绿色山脉逶迤延伸着,山脚下几十座红砖瓦房顺山坡排开,村子前有几口大堰塘,可谓山清水秀,地形隐蔽。  
  来到紧靠山坡的司令部旧址,历史照片上那一排老式斗拱土砖瓦房,仅剩下三间,黑瓦、土墙、旧木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也是历史的见证:70多年前,江汉军区司令部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着大江汉地区的军事斗争,为红旗漫卷荆楚大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1945年9月,随州境内就建立了江汉军区、江汉区党委,人们称之为“前江汉”。1946年6月,中原突围开始,江汉军区部队掩护南路部队突围到鄂西北,组成了鄂西北军区和鄂西北区党委,“前江汉”的历史使命终止。  
  1947年12月6日,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东进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队和中原独立旅在黄安县(现红安县)华家河胜利会师,奉命组建了新的江汉军区,人们习惯称之为“后江汉”。军区由赵基梅任司令员。同日,中共江汉区党委、行署成立,刘建勋任区委书记,郑绍文任行署主任。  
  12月17日,江汉区委机关和军区部队顺利到达随南洛阳店、贯庄;19日到达三里岗尚店,司令员赵基梅病逝,由张才千继任。24日,首脑机关进驻洪山镇双河周家大湾,下属参谋处、政治部、器材科、警卫连等亦驻该湾。包括地方干部1000人在内,江汉军区共有1.2万多人。  
  从1947年12月至1948年4月,江汉军区部队先后解放随县等16座县城和广水、沙洋等150多座重要集镇,解放区面积扩大到10万平方公里、800万人口,军区部队发展到43000余人,胜利完成了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任务。1949年5月,江汉军区奉命与桐柏军区、鄂豫军区合并,组成湖北军区。  
  “江汉解放区的建立,直接威胁着国民党据守的华中重镇武汉及其长江防线,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建立了后勤基地。”陪同采访的洪山镇文化站站长艾文章说,“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作为红色遗迹,于2014年被省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铭记。  
    在洪山镇双河学校一角,“江汉公学纪念碑”巍然挺立,碑后是江汉公学校史陈列馆,那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和泛黄的图书,记录着战火纷飞中江汉公学的历史。双河学校教师、讲解员吕涵说:“江汉公学的办学历史,就是一场血与火的历史,学员们在战争中学习、成长,并最终投身革命与建设事业……”  

  1948年,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为解决新解放区干部不足的问题,江汉区党委及时做出决定,创办江汉公学。校长由江汉行署主任、军区副政委郑绍文兼任。从1948年2月创建至1949年7月结束,江汉公学共办了4期,为革命培养了1200多名干部人才。他们毕业后迅速走向工作岗位,数十人在建国前后的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大部分人后来成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永追前哲革命摇篮劲,长启后人江汉公学雄”。如今,这里作为“江汉公学旧址”,已经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样在战火中诞生的《江汉日报》,则吹响了进军的号角。1948年6月,江汉区党委在双河创办机关报《江汉日报》,初为油印,9月1日改为铅印,日发行量多时达7000多份。由许道琦任社长,顾华任总编辑,报社编辑部驻双河李氏祠堂。《江汉日报》从创刊到终刊的1年时间里,在艰苦的环境中共出报130多期,见证了解放战争由防御到反攻的历史性变化,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斗志。  
  1949年5月20日,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军区在孝感花园成立,李先念任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江汉区党委、行署撤销。《江汉日报》改名为《湖北日报》,成为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  
  2003年,一批湖北日报老报人带领年轻记者探访双河故地,曾经的编辑部所在地李氏祠堂已不见踪迹,遂择址立“江汉日报纪念碑”并亭,以示纪念,昭示后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今,在洪山镇西游记公园景区内,江汉军区、江汉公学、江汉日报历史陈列馆与张体学在随县纪念馆一起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每年吸引数千人前来参观学习,感悟红色文化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烽火忆当年,精神永传承。如今的革命老区洪山镇,已发展成为随县旅游大镇、农业强镇、商贸重镇,全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创建示范乡镇。洪山镇党委书记饶涛说:“我们将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以创建‘湖北旅游名镇’为目标,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此带动特色农业、集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玲珑小市’,让老区人民生活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