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让实践活动更合群众“口味”
  • 发布时间:2022-07-26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近日,家住随县均川镇新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宋顺龙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拿出手机,点击进入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服务平台,为行动不便的老伴“点单”第三针疫苗接种。
  两个小时后,均川镇卫生院志愿服务队的医生上门,为老人完成接种。“没想到这么顺利,愁了好久的事,一下就解决了,真方便!”宋顺龙感慨道。
  急难愁盼在哪里,群众自己最有发言权。随着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均川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由群众“点单”,干部“接单”,以更加精准的服务,让实践活动贴心又合群众“口味”。
  送诊下乡服务群众“零距离”
  “最近血压、血糖有点儿高,麻烦给瞧瞧。”药山村68岁村民周兴国听到村里来了义诊服务队后,赶紧出门来看医生,他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近日,均川镇卫生院志愿服务队接到药山村村委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上的“点单”——药山村村级卫生室设备简陋、医疗资源有限,且距离卫生院较远,村民出行不便,希望能提供上门服务。接单后,该院立即安排了由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健康体检”团队,来到药山村开展上门义诊。
  “您平时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多补充营养。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打电话问我!”义诊医生夏军玲在为一村民看诊后,耐心嘱咐道。
  服务零距离,耐心又细致,义诊志愿服务“送健康”上门,让基层医疗服务触角有了广度更有温度。
  技能培训助力群众“稳就业”
  “政府搭建平台,帮助我们学习手艺,除了能照顾家里,又多了一份谋生技能。”近日,均川镇古均街居民刘翠红参加镇上开展的技能培训后开心地说。
  均川镇采取“点单式”劳动技能提升培训模式,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摸底了解群众劳动技能培训需求,确保培训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群众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在面点培训课上学有所获的李贵菊,之前由于收入不稳定,一直想学一门手艺。听说均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开设了技能培训专栏,她抱着试试的心态申请了“面包糕点”技能培训,一周后便有工作人员通知她到政府礼堂参训。
  李贵菊认真跟着老师学习西式面点、中式小吃等各类糕点的制作方法,听了老师对当前市场流行趋势的讲解后,有了去朝阳街开个小店的打算。
  均川镇“点单式”培训使技能培训由“灌输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在提升技能培训服务的同时,让培训内容更加符合群众需求,为群众就业创业“加薪添翼”。
  文娱活动,点亮群众“夜生活”
  7月8日晚,均川镇珍珠庙村文化广场灯光闪烁,热闹非凡。村民们携带羽扇、乐器、表演服饰,开启了广场夜生活。该村村民魏晓玲说:“吃完晚饭,走出家门,来到广场一边乘凉,一边观看文艺表演,既体验到儿时的情怀,又拉近了邻里距离,感觉太好了!”
  珍珠庙村距离镇区较近,素来文化氛围浓厚。自村文化广场刷黑亮化以后,有不少老百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上“点单”文娱服务。
  为了满足群众需求,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门组建了珍珠庙村文娱表演队,目前已拥有腰鼓队、广场舞队、书画队3个大队,并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自从有了表演队,镇上还给配备了音响和服装,一到晚上,咱们广场可热闹了。”舞蹈队队长杨黎一边随着节奏舞动,一边爽朗地介绍。
  “点单上菜”,不仅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也让珍珠庙村广场的夜色更加“亮堂”迷人。
  据统计,自均川镇开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功能以来,共接收群众“点单”75件,接单率100%。“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的模式,让干部“所做”精准对接群众“所盼”,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