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义捐珍贵藏品,本报记者探究英雄往事—— 寻访随县籍志愿军烈士郭俊成亲人
  • 发布时间:2023-10-31 09:15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前不久,随州日报记者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我市收藏爱好者、随县唐县镇第二中学青年教师陈前锦希望记者帮忙,将他收藏的关于随县籍志愿军烈士郭俊成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送还给相关部门或烈士亲人。
  一场寻访烈士郭俊成亲人的特殊历程就此开启……
   网上“淘”来的珍贵藏品,记录着70年前随县籍志愿军战士郭俊成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在陈前锦老师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件特殊“藏品”:一张70年前由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188师干部填写的纸质“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存根内容主要由黑色的毛笔和蓝色钢笔填写。历经岁月沧桑,这张薄薄的纸片已经发黄。
  据陈老师介绍,去年7月,他偶然从网上获悉山西省太原市收藏家王先生拥有一张随县籍志愿军烈士信息登记表,觉得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档案价值和纪念价值,就联系这名收藏家,交换了过来。
  端详这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可以获知:1953年3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188师563团7连战士郭俊成在作业时被炸伤后牺牲,时年21岁。他是湖北省随县天河口区四十里冲乡罐口村人,1949年5月入伍,1950年1月入团。牺牲后安葬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黄海道平川郡凤岩里南北山坡村。他的遗族负责人是哥哥刘成富,遗物有人民币65万元(注: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可兑换第二套人民币1元)、抗美援朝纪念章1个、剿匪纪念章1个。另有2支破水笔和1本纪念册。他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编号是4662,填发日期是1953年5月10日。
  陈前锦老师说,初看这张表很不起眼,其实里边记录了很多珍贵的时代信息和烈士个人信息。比如,“天河口区”“四十里冲乡”“罐口村”这些地名,真实反映了解放初随县行政区划的历史信息;还有烈士参军时间、入团时间、牺牲时间、牺牲原因、安葬地点、遗族负责人等,详细具体,对于后世相关研究纪念,都十分难得。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烈士的2位侄子。烈士的往事,亲人清晰忆起
  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行政区划几经变更,当事人或已去世或年事已高,想寻找到郭俊成烈士的亲人并不容易。
  记者搬来1988年《随州志》,从籍贯“天河口”的志愿军烈士查起。很遗憾,天河口乡的3位抗美援朝烈士中虽然有一位姓郭,但他牺牲的时间是1951年,关键信息对不上。
  郭俊成的家会不会在别的乡镇,错记成了“天河口”?因为“四十里冲”南段在天河口,北段属于淮河镇。记者再翻《随州志》,果然有了新发现:淮河镇籍的志愿军烈士中,有一位“郭金城”,不仅与“郭俊成”读音相似,牺牲时间也相符。原来,解放初的随县行政区划中,“天河口区”的辖区范围大,包括今随县殷店镇、淮河镇的大部分区域。上世纪80年代,编修《随州志》时,淮河、天河口早已分成2个乡镇,“郭金城”按出生地被分到了淮河镇。
  记者随后又查阅了“中华英烈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网站”,发现两个网站的烈士名录中、籍贯为随县淮河镇的烈士“郭金成”,出生时间、参加革命时间、牺牲时间,都与“郭俊成”烈士完全相符。可以确定,“郭俊成”就是“郭金城”“郭金成”!
  经过电话咨询淮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记者进一步获悉,“郭俊成”烈士家所在的“四十里冲乡罐口村”,如今属于西二道河村罐口湾。
  近日,记者赶到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郭俊成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原件按规定交给了该局工作人员存档保管。随后,带着2份复印件,驱车来到烈士的家乡——随县淮河镇西二道河村,寻访到烈士的大侄子刘文俊、二侄子刘文慧。他们都是烈士的“遗族负责人”刘成富之子。
  刘文俊介绍,他生于1952年,在他1岁多时,二爹郭俊成(又名刘成郭)就已经在朝鲜牺牲。虽然没有见过二爹,但他从父亲等长者的讲述中,对二爹并不陌生。见过二爹的人都说,二爹中上等个,眼睛大,鼻梁高,是方圆十里无人能比的帅小伙。
  烈士郭俊成本姓刘,为什么要取一个姓郭的名字?刘文慧解释,当年他父亲有兄弟三人,但正值壮年的爷爷不幸被河南桐柏县的土匪打死。奶奶一人无力抚养几个孩子,就改嫁到了王家。兄弟三人,他父亲是老大,仍姓刘;二爹被送给了姓郭的姨父,就有了姓刘、姓郭的两个名字;三爹改姓了继父的王姓。 
  1949年春,随县和河南省桐柏县已经解放,处处显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气象,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投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时代洪流中。刚满17岁的郭俊成几次三番来向母亲请示,希望参加解放军,但饱受战乱之苦的母亲一直不松口。这年5月的一天,郭俊成瞒着母亲,偷偷到桐柏县城参加了解放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复原”烈士4年革命战斗生涯,致敬“中华优秀儿女”“最可爱的人”
  郭俊成烈士短暂的21年人生中,最后4年是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家庭里度过的。这是他英勇战斗的4年,也是他为国牺牲奉献的4年。斯人已逝,我们已经无法获知这位随县帅小伙4年里的生活和战斗细节,但透过公开的文史资料和他2位侄子的讲述,大致可以了解他革命生涯的轨迹。
  郭俊成1949年5月参军后,成为了解放军南阳军分区桐柏县大队的一名战士。当时,河南匪患严重,严重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1949年6月,河南省委将剿匪反霸作为下半年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剿匪斗争全面展开。其中,南阳军分区部队和兄弟部队一道,负责进剿南阳地区伏牛山区和桐柏山区的4万土匪。到1949年底,河南剿匪如期取得决定性胜利。据刘文俊回忆,郭俊成烈士遗物中的“剿匪纪念章”和“纪念册”,就是纪念河南剿匪胜利的纪念章和纪念册。遗憾的是,这些东西已遗失多年。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刘文俊介绍,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奶奶王氏和父亲刘成富曾专程赶到桐柏县部队驻地,看望二爹郭俊成。这个时候,郭俊成已经接到了他们即将整编进主力部队、准备入朝参战的消息。当年秋冬时节,郭俊成补充进解放军第63军,编入188师563团7连。1951年2月,63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开赴朝鲜前线。1951年5月28日至6月10日,63军在著名的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中,顽强作战,抵挡住美军精锐的凌厉进攻,被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誉为“英雄铁军”。此战,188师563团战功卓著,但损失极为惨重,该团进入战场1600人,撤回时仅剩247人。郭俊成应是这247名幸存者之一。战场硝烟渐渐散去,一次意外却不幸发生。1953年3月23日,郭俊成在施工作业中被炸伤后牺牲,永远留在了朝鲜。
  刘文慧说,我的二爹郭俊成烈士是我们家族的光荣。以前只知道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今天才知晓他所在部队的番号和英勇战斗的事迹。70年来,我们一代代家族成员没有忘记他,都想着为他的英名增光,而不能为他抹黑。如今,刘家后代数十人分布北京、大连、郑州、深圳、佛山等全国各地,为国家发展、家庭幸福努力奋斗着。
  郭俊成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是如何从部队档案室散落到民间收藏家手中?陈前锦老师分析,2003年,63集团军撤编,188师改为机步188旅,调入27集团军;2017年军改,27集团军撤编,机步188旅改编为82集团军合成188旅。应该是在部队几次改编过程中,由于机构、人员、驻地变化,辗转中遗失了部分材料。但不管收藏在哪里,大家对于记录烈士信息的这些珍贵资料,都怀有强烈的敬畏之心。包括郭俊成烈士在内的志愿军官兵,都是“中华优秀儿女”“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