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高新事 高兴办 ——随州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侧记
  • 发布时间:2024-11-05 09:2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10月29日,随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亮点比评会议召开,会议对当下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给出了中肯评价,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立足新起点,再下硬功夫,进一步把“创新突破”的来势巩固好,把“跨越追赶”的速度冲起来,随州高新区全力打造“高新事高兴办”营商环境品牌,从创新到争优,从破题再到破局,营商环境在递进中升级。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蹄疾步稳,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州高新区企业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出营商环境改革的精彩篇章。
   高位推进
   细做改革创新“加法”
  “各级、各部门要知责担责,顶格推动,把抓招商、优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随州高新区新春第一会上,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会议重要内容,这充分反映出高新区步步为“营”的坚定决心。
  如果说企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金凤凰”,那么一个地方干部执行力、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的“软实力”。随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对标先进补短板,勇于创新争一流,用匠心锻造基本工,着力擦亮“随新办”营商品牌。
  “以前总要到现场跑几趟,现在网上就能办,真的太方便了!”近日,高新区某建筑公司因招投标需要开具一项资质证明,公司负责人余先生在电话咨询后得知,该类证明已可在网上直接申请开具。
  按照办事指南索引,余先生在高新区政务服务网进行操作,仅5分钟就完成了资料申报办理,第二天就收到了电子版资质证明。
  这是该区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动案例。今年以来,高新区营商办积极作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构建“五个一”营商服务体系,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务。
  为倾力打造适宜企业成长的“绿色发展空间”,高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着力打造最强执行力,掀起了一场深入而广泛的“栽花植绿”行动——
  建立健全分层调度模式,区级主要领导综合调度、分管领导专题调度、营商办常规调度、牵头单位事项调度,高位引领、高位聚能、高位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以“营商”换“赢商”。随州高新区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为市场主体量身定制“五个一”服务大礼包,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全区千名干部下沉企业开展帮扶,采取企业“点单”、干部“接单”模式,先后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融资、环评等各类重点问题310多个。
  组织市场主体对全区具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执法监管职能的股室进行评议。通过评议,该区逐渐形成“为官有为、为官愿为、竞相作为”的为政新风。
  此外,该区还创新开设“干部课堂”,有针对性地开设招商引资、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依法行政、新媒体运用等专题课程,帮助干部克服“本领恐慌”、补齐素质短板,提升工作能力。
   凝心聚力
   巧做运营环境“减法”
  如果将随州高新区的政务服务比作高速路网,你会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每天数百条群众、企业等待办理事项纵横交错,各个职能部门有条不紊地处理业务数据。这期间,企业进入任何一个“高速口”,都直通目的地,免去拥堵烦恼。
  这个“高速口”便是政务服务窗口。
  10月30日,记者来到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现场体验了政务服务一体机事项办理情况。整个界面清晰简洁,手动触摸搜索栏高频办理前10项事项自动呈现在记者眼前。
  今年来,该区不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从“一件事一次办”转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司公章,不到两个小时就拿到崭新的营业执照和免费刻制的公章,这让史先生在高兴之余有点意外。
  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和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质效,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真心帮助企业和办事群众解决多次往返跑的难题,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
  “没想到在高新区跨区域的业务可以就地全程通办,不用往返两地,服务真是暖心!”近日,福建联山建设工程公司办税人杨先生对税务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为满足纳税人跨区域办理涉税事项的需求,高新区税务局依托征纳互动运营中心,通过征纳互动服务,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打破了地域数据壁垒办理涉税费事项,实现线下协同办、线上协同办、工单转办3种跨区城协同方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服务提供支撑,降低了企业办税成本。
  据了解,高新区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实现就近办、异地办。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共受理审批服务业务 40979件、办结率100%、零跑腿比率94.88%、减时限比率94.88%。
   主动作为
   善做惠企政策“乘法”
  兑现各类惠企资金2210万元,为6家企业授信金额6.2亿元,帮助规上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960万元……
  让惠企政策“零门槛”。高新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是我们生产用电的高峰期,用电量比较大,国网高新区供电中心执行国家降低工商业电价政策很到位,用电报装流程便捷,服务很周到,供电很稳定,很感谢他们。”湖北龙牧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为减轻企业“获得电力”成本,国网高新区供电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降低工商业用户电价水平,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将一系列惠企政策、优质服务“送企业”“进厂房”,保障企业用电无忧。
  “金融部门总是在我们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给我们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随州凯力专汽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今年来,驻高新区各金融部门用足惠企政策,破除难点堵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一笔笔雪中送炭的信贷资金,助力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先后为6户“首贷户”企业贷款432万元,帮助辖区232户纳税人贷款1.02亿元。
  在富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征地及土地挂牌期间,高新区自规中心推行“土地供前规划方案深度定制”,提前为企业提供规划红线图和设计条件草案,指导企业提前进入工艺流程设计,巧打时间差,实现了工业项目土地摘牌后能立马报批规划方案,做到了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这是该区推动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让政策更快更准落地的一项重要举措。
  结合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该区选派400余名懂政策、懂业务的干部进驻83家企业,帮助经营主体用活用足国家及省、市、区惠企政策,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238个。
   刀刃向内
   勇做痛点堵点“除法”
  近日,位于湖北晶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氯代苯甲腈和年产3000吨氯代苯甲酸一期项目11个单体完成联合验收。
  “两个项目同在一个工作日内取得了《联合验收合格意见书》,真是没有想到审批部门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湖北晶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从项目立项到联合验收,高新区规划建设局积极协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中心、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为项目建设“抢”出两个月时间。
  只画路标,不设路障。高新区紧盯高质量发展,苦练内功,以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查堵破难,直击问题“七寸”,以更优的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
  8月中旬,高新区自规中心开展“送证上门”服务,推动干部职工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确保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落到实处。
  全体干部职工主动作为,在供地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告知企业需要办理的事项,提前做好相关手续资料收集,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完成。截至目前,共办理土地征收批次项目用地4个355.6亩、供地11宗782.53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71个。
  信用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也是衡量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为进一步激励守信企业诚信经营,高新区全面推进“信用+园区”服务机制创新,深化“信用湖北”应用场景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惠民助企作用。
  营商环境的改善绝非一日之功。该区精准发力做好改革文章,坚决拆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各职能部门按照优化环境的要求,重新审视、定位执收执罚问题,认真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影响对外开放,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和行政规章,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高新区将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为引领,压茬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持续探寻一条‘高新特色’优良营商环境之路,真正让群众办事更快捷、市场主体更活跃、发展势头更强劲。”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晓东表示。

   短评
   “软”环境带来“硬”动力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随州高新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高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审批流程是可以简化的,办事时间是可以压缩的,关键要“壮士断腕,刀刃向内”,通过自我革命来优化营商环境。因此,各地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树立“乙方思维”,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以“店小二”的心态,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困难、成长的烦恼。
  同时,要简化办事流程,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各地可学习借鉴高新区的经验做法,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入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零跑动”“即刻办”“一网通办”等服务,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