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湖北日报:优化软环境要有守信硬举措
  • 发布时间:2020-07-22 09:40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优化营商环境既需要“十必须十不准”这样的硬杠杠,也需要倡导诚信、守护诚信的硬举措。让诚实守法的企业有更好发展机会、更大发展空间,实际上就是亲商、护商、爱商。

守信有奖,失信必罚。我省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实施两年多,奖惩案例从2018年的1.3万多个增至2019年的逾4万个,显示出信用奖惩制度正在真真切切执行,企业诚信与企业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

诚实守信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有“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也需要万千市场主体坚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共同维护好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只有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遵循,成为不可碰触的商业底线和道德高压线,成为评价企业、影响企业的重要指针,才能让我们的营商环境更澄澈、更优质。

让诚信企业获得“真金白银”的奖励,让踩红线、失底线的企业接受应有的惩罚,是优化营商环境应有的导向。市场选择什么样的企业,社会尊重什么样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折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企业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仍在民生保供、物流运输、援建捐赠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在复工复产的推进上,有的企业尽管转型艰难,却庄重承诺不减员,努力为企业和员工谋出路。让守信担责的企业位列“红榜”,适当在市场准入、项目招投标、银行贷款、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传递出积极的市场导向和社会导向。反之,对于恶意欠薪、恶性竞争、失信失德的市场主体,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制度,使其在贷款、投标、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处处受限,依法惩治,以儆效尤。

在诚信上对企业严格要求,建立“信用红黑榜”,维护好诚信对于企业、对于市场的重要意义,是对健康市场、活力市场的一种有力保护。倘若钻空子、没信用的企业不受到规制,就会助长不公平的竞争氛围,不利于诚信企业的发展,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我省日前出台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若干措施》,虽然强调包容审慎监管,实施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清单,但也明确指出,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及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不适用容错清单。显而易见,踏破规则底线的失信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把诚信的评价机制建立好,让诚实守法的企业有更好发展机会、更大发展空间,实际上就是亲商、护商、爱商。

诚信看似一种软要求,但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信用红黑榜”等监管手段来形成硬约束。优化营商环境既需要“十必须十不准”这样的硬杠杠,也需要倡导诚信、守护诚信的硬举措。当诚信成为另一种“企业资质”,成为一种市场竞争力,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催化剂,我们一定可以打造更优质、更公平的发展环境,为湖北疫后重振提供强有力支撑。 (艾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