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中国电子大宗气体第一股—— 随州人邓韬带领广钢气体成功登陆科创板
  • 发布时间:2023-09-04 08:4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广钢气体南沙基地

广钢气体在上交所正式敲响股上市铜锣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8月15日,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钢气体”)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电子大宗气体第一股、稀有气体第一股。殊不知,这家企业的领头人是一名随州人——邓韬。
  “非常巧,今年我刚好从业30年。30年来,我一直在做‘气体’,一番‘摸爬滚打’后,如今公司正式迈入资本市场。”广钢气体董事、总裁邓韬说,广钢气体将始终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致力于建设国内自主可控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链,打造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领军企业。
  深耕气体行业30年 敲响A股上市铜锣
  邓韬1972年出生于随县澴潭镇,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州钢铁厂工作。
  90年代初,勤奋好学的他主动要求下基层,到公司的制氧厂工作,初次接触气体行业。期间,他因业务能力强,在权威杂志发表数篇论文,引起领导关注。
  2004年,广钢集团在广州市南沙区设厂,该厂成为广钢气体的前身。邓韬也在此时来到南沙,逐步积累经验,从一个技术人员逐渐走向公司的管理层。
  从分厂经营到引进外资,再到独立门户,成为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邓韬带领这家老牌气体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迎来新征程。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广钢气体主要从事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工业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电子气体是电子行业大规模生产和制造工艺的关键原材料,占集成电路总材料成本的比例约为14%,仅次于大硅片。
  广钢气体主营的电子大宗气体参与半导体产线几乎全部的工艺制程,堪称半导体产业的“血液”,关系我国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打破国外垄断 成功实现“逆袭”
  长期以来,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美国空气化工三大气体公司基本主导了全球市场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作为一家民族工业气体企业,广钢气体一路走来,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邓韬说。
  2010年起,国家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广钢集团退出钢铁产能,产业空心化局面随之而来。邓韬说:“在探索中明确‘电子大宗气体’产业方向的同时,广钢气体确立了‘自研’目标,并对合资公司外方股权进行收购。”
  2014年,广钢气体能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进军全国市场。邓韬回忆,那时要钱没钱要物没物,公司现金流非常紧张。“晚上2点多钟就会醒,早上不想起床,不想面对,但是我们最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说。
  在邓韬的带领下,广钢气体在市场上逐渐打破国外垄断——
  2018年6月,成为内资企业首家进入超高纯大宗气体供应商,解决了高端芯片行业超高纯制氮机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
  2020年3月,收购林德集团每年9000万标准立方英尺的氦气资源,成为最大内资氦气供应商。
  2021年,实现内资气体公司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供应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的突破。
  如今,广钢气体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的全部六大品种以及主要的通用工业气体品种,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长期、大批量、多气源地氦气采购资源的内资气体公司。
  借力资本市场 打造世界一流气体公司
  目前,广钢气体核心业务已覆盖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
  当前,我国正积极承接全球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随着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下游市场对电子大宗气体的需求广阔,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邓韬表示,半导体显示和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仍是广钢气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扩大产品品类,提升气体品质和产能,继续扩大“芯”与“屏”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广钢气智造中国芯、广钢气点亮中国屏。”邓韬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广钢气体将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坚持研发创新,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国气体公司。”
  谈及家乡,邓韬说:“听说随州布局了氢能源产业,希望未来有机会回家乡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