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力量” ——广水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三
  • 发布时间:2024-08-21 09:1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要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广水。”近日,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走访企业与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对加强法治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殷切期望。
  完善的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今年以来,广水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法为翼,紧紧抓住服务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点,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着力优化法治化环境,依法治市步履铿锵,法治的力量为广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要素保障,积累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刀刃向内治“三乱”
  “多花点钱无所谓,只要快点拿到证。”广水俊诚贸易公司经理程俊有点着急,当他把相关材料放进窗口后,发现很多材料被退回来了。“怎么啦?材料要重做?”程俊更急了。笑容可掬的办事人员说:“不是的,先生,根据规定,一大批事项已不需要审批了。”程俊在短时间内办完了手续,而且省了一笔钱,满意地走出了广水市政务服务中心。
  年初,广水市深入开展“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清理整治,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广水市营商办催马上阵,双管齐下,一方面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方面实行目录清单式管理,及时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扩大知晓面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林茂自有凤来栖。上半年,广水市招商引资高潮迭起,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协议引资151.6亿元。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人看好广水这块土地?
  “广水的环境好、政策好、市场前景好,在广水投资置业我一生无憾。”湖北润恒环境科技公司总经理沈斌的这番动情之言,道出了该市商贾云集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广水市大刀阔斧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经营环境。各职能部门在自查自纠的同时,按照优化环境的要求,重新审视、定位执收执罚问题,认真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影响对外开放、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和行政规章,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
  与此同时,推动收入电子化管理,所有收费项目由执收单位通过系统申报,根据收费目录清单审核,通过系统分配唯一的收费项目识别码统一制定并开具电子缴款书。
  诉源治理解纠纷
  “非常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的血汗钱就要不回来了!”日前,杨先生为广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送来一面锦旗,对该局劳动仲裁工作人员为其追回拖欠工资5万元表示感谢。
  为打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今年来,广水市持续推进诉源治理改革,探索出“五链共治、法在基层”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在广水,由法院解纷的“独角戏”已转变为社会共治的“大合唱”。该市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整合到诉讼服务中心,在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法律服务站,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诉源治理新平台。此外,探索建立“人社+工会+法院”裁调审衔接机制,在17个乡镇(街道)成立调解中心,在68家规上企业建立调解委员会,在5家协会建立调解组织,开展人社、工会、工商联三方联合调解员培训,提升全市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多元联动处置工作效能。
  依托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该市投资建成了集在线申请、调解、仲裁、公证、司法确认、诉调对接、执行申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司法服务网络,实现了村(社区)、镇(街道)、市级网络无缝对接。
  不仅如此,广水市还把该网络融入全市统一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纠纷增加了一条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渠道。截至目前,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化解一般矛盾纠纷2130件,其中重大疑难矛盾纠纷169件。
  司法服务上水平
  广水市不断深入探索,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优化司法服务的硬措施上,努力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建设全流程诉源执源治理体系,持续释放法治生产力。
  公安部门认真梳理各类行政管理事项,对信息填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抓好公安“双公示”数据归集,在信息产生以后,全面及时、规范准确报送至信用信息平台,确保数据报送的及时率、准确率和完整率。上半年,广水公安共报送3336条行政许可数据。
  “判决时间比我们预计的提前不少,节省了不少利息!”近日,广水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及时评估经济影响,高效、妥善地化解涉企纠纷。
  在广水,提前提供法商服务,当好“店小二”和“护航员”,成为当地司法机关服务企业的选择。
  为提升立案服务水平,该市不断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企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件、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一律优先立案。完善线上立案流程,大力推广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电子送达平台应用,立案庭指定专人负责网上立案平台审核工作,确保工作日每天高频率查看,并对立案申请当日审核。
  把握社会治理“风险点”,抓住破解难题“关键点”。广水市司法系统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升为“一号政治任务”,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严格的督导、检查、考核、问责机制,准确把防范、打击、整治、管理、服务等工作贯穿到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
  进一步强化繁简分流,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加大速裁团队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保持简易程序适用率高位运行,全力压缩各类案件平均办理时长。限定速裁团队所有案件最长不超过30天必须结案且平均结案时间不超过20天。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15日,广水市法院民事一审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35.25天,较上一个评价期的45.60天相比缩短10天。
  广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炜表示:“广水市将进一步督促执法部门以法治方式服务市场经济主体,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广水市政法和行政系统将着力打造更有效率和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加速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