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筑得暖巢引凤栖 ——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 发布时间:2021-04-27 08:5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生产车间内,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于生产线上,自动化机器一刻不停地高速运转,100余名“特派员”“驻扎”企业服务发展。
  施工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80余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近年来,曾都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落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138项精简至48项。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基本实现“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为企业发放各类补贴1.16亿元,落实各类税费减免2.9亿元。减免7522家高压用户、大工业和工商业用电户电费975.9万元。
   政府“做减法”,换取市场活力
  2月底,申请人刘桂莹将一面写有“业务精通,办事高效,全心全意,助企发展”锦旗送到曾都区政务服务大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手中,表达了她对其高效贴心服务的感谢。
  据悉,刘桂莹为其在万店镇开设的药店办理相关证件,跑动次数从过去的4次减少到1次,办理材料从45份减少到26份,办理时限从90天压缩到当天办理完毕,她感叹地说:“网上提交申请,一次办理成功,真是太省心了。”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这只是曾都着力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曾都区扎实推动“减事项、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再突破,着力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落地。所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减少76%,即办件比例达到3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增加到200项。设立“企业开办”综合服务专区,整合设立登记、印章制作等企业开办环节为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即时办理。不动产登记全面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政策“送上门”,助力企业发展
  “666!”“讲解细致,贴近实际,给力!”“干货满满,弄懂了政策,今年企税汇算不再难,太赞了!”3月29日,曾都区税务局联合涉税专业机构开展的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特殊调整事项公益性培训准点开讲。
  此次培训采取线下面对面授课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模式,112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人员参加现场培训,同时借力钉钉“曾都智税平台”进行现场直播,1000余名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直播学习。
  “这种培训模式太好了,不但能足不出户通过直播了解税费新政,而且还可随时随地看回放。培训内容都是我们急需掌握的,今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可以轻松办,太好了!”随州市万津置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会计线上学习后,点赞道。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以来,曾都区税务局全面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90项举措,进一步便利纳税人办税缴费。搭建“曾都智税服务平台”,实现答疑精准高效、政策精准推送、培训精准实效,目前加入企业11998户、办税人员14221人。投放减税降费政策宣传折页20000余份、张贴减税降费海报200余份,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推进“银税互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已累计为1512户纳税人成功贷款金额3391.8万元。
   当好“店小二”,提升服务效能
  3月26日,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挂牌。这一办公室的挂牌,标志着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出新步伐。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各项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曾都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落地见效。”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晓东表示。 
  为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该区出台区、镇、村政务服务体系标准,镇(街道、管委会)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实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该区探索建立工业项目全周期管理四项机制,分别是三道时间线管理机制、集中会商机制、边建边办机制、挂图督办机制,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同时,深化工程项目改革,降低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完善问题整改、工作督查等机制,进一步夯实市场环境基础。
  赵晓东表示,我们将大力弘“店小二”精神,发挥服务协调职能,切实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曾都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