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 发布时间:2022-02-17 09:34
  • 信息来源:中国应急信息网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风雹、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2.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2.5万人次;倒塌房屋34间,损坏房屋1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4亿元。

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有:

  一、低温雨雪冰冻影响中东部地区,灾害损失相对较轻

1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接连遭遇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其中,20日–24日雨雪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相态复杂,北方以雪为主,南方以雨为主,造成河南、山西局地发生零星雪灾,部分农业大棚受损;25日–29日,中东部地区出现第二轮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强,雨雪中心偏南,河南、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雪,贵州、湖南局地出现冻雨,本次降雪对缓解南方部分地区旱情、促进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但对城市运行、疫情防控、能源供应等带来不利影响。

 二、地震活动偏强,青海云南发生强震

1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其中6.0至6.9级1次,5.0至5.9级4次,地震强度偏强。1月2日,云南宁蒗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是近年来云南震源较浅的地震,造成宁蒗县4.5万人受灾,30人受伤,损坏房屋8600余间,部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1月8日,青海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此后又发生5.1级、5.2 级强余震,地震共造成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4省(区)17.1万人受灾,10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损坏房屋9.5万间,兰新高铁隧道群发生局部塌方、铁轨变形、桥梁倾斜,局地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是1月份损失最重的自然灾害。此外,1月23日青海德令哈市发生5.8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华南部分地区冬春连旱,森林草原火灾形势平稳

1月份,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西北东部、华北北部、西南中部等局部地区土壤中度以上缺墒,广东、福建、云南、广西出现局地旱情。据水利部门统计,当前全国6920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部分地区蓄水偏少。广东省自2021年10月至今,降水量偏少2成,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7成,东江、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地区出现旱情,部分地区供水压力较大,当地通过科学调度、应急引水、人工增雨、节水保水等措施积极应对,干旱未造成明显灾情,群众生活用水有保障。1月份,全国气象条件相对有利,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

 四、西南局地发生风雹灾害,北方凌情稳定

1月份,受局地强对流天气影响,贵州、云南局地出现零星风雹灾害。1月4日,贵州安顺、贵阳等地风雹灾害造成部分蔬菜、林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1月19日,云南玉溪、西双版纳等地风雹灾害造成部分经济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400余万元。此外,当前黄河封河和凌情平稳,东北地区处于稳定封河期,暂未造成灾害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