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浪河:一河清水向东流
  • 发布时间:2020-08-31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从随州城区向西南方向出发来到随县柳林镇,蜿蜒的212省道两边,在盛放的紫薇花掩映下,一栋栋徽派风格的农家居民楼格外别致。在浪河随州高新区淅河镇段看到,整修后的河堤虽经受多轮强降雨、大洪水袭击,但依然固若金汤,如同长龙般紧紧守护着两岸土地。在白果河水库下游的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河水环绕着村庄静静流淌,两岸绿化苗木映衬倒影在水中,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在浪河与府澴河入河交汇处,奔流不息的河水泛起朵朵浪花,成群的水鸟在河中欢快的嬉戏、觅食,尽显生态和谐之美。《随县水利志》记载:“浪河,古称浪水。上游三源:正源名雁子河,出柳林十九山肖家垭;南源名陈家河,出谢店迹世岭枣树垭;北源名寨子河,出均川周家咀,三溪会于三河口成浪河。”丰沛的水资源,为浪河流域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过去无序开发,造成了浪河流域污染问题一度比较严重。浪河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河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构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工作体系,认真落实省河湖长令,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汛前行动”和“攻坚行动”,强力整治库区拦汊筑坝、取缔投肥养鱼行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修复加固水库河堤……浪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着治理。这一泓清水,闪耀着治理者的初心和使命,也夹裹着汗水一路奔腾东流;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咏唱着新时代最华美的乐章。
一任接着一任干流域旧貌换新颜
  顺着起伏的山路在丛林中穿梭,一路颠簸,来到白果河水库的一处尾梢,一条“库中坝”出现在巡河人员眼前。
  “这是一条历史原因形成拦汊筑坝。过去,当地群众依托筑坝形成的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增收致富;现在,随着河湖长制工作开展,生态文明理念被摆上重要位置,拆除库区拦汊筑坝、恢复库区功能、实现人放天养势在必行。”何店镇镇长王少东介绍说,“拆除拦汊筑坝,虽然有困难,但我们必须主动作为,耐心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养殖户转产后的安置工作,镇域内的4处拦汊筑坝将在8月底全面完成整改。”
  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浪河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流域内现已建成各类水库35座,其中中型1座,小(1)型3座,小(2)型31座,在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十年来,当地群众“靠水吃水”,依托丰富的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成为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库区拦汊筑坝、投肥养鱼等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在市级河长的部署督办下,近两年来,浪河流域各县(区)大力开展整治行动,拆除禽畜养殖场和拦汊筑坝,取缔投肥养殖,随县柳林镇关停禁养区和限养区内养殖场18家,今年又拆除流域内21处拦汊筑坝,从根本上解决了浪河上游养殖污染,还浪河以宁静秀美。
  这是浪河河长制工作推进中的一个具体举措。据介绍,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在市河湖长办的指导下,浪河河长办在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浪河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河长结合实际组织实施。近年来,浪河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了调整,历任河长一任接着一任干,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解决,推动河库面貌持续好转。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浪河市级河长吴丕华在巡河中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不断促进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生态环境保障;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坚持把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贯穿于河湖管理工作始终,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下足真功夫、拿出硬举措。要坚持系统思维,把治水同治山、治林、治田统筹结合起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严格用水红线,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工作,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严抓严管,对“四乱”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坚决遏制增量、清理存量,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治理;要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河长巡河有记录,发现问题真整改。仅2019年,浪河全年共开展市级巡河18次,其中市级河长亲自巡河6次,联系单位巡河12次,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26个,县、乡、村各级河长建立了巡河日志,对交办和发现的问题实行“一事一办”,做到交办、督办有结果,整改未完成任务的有追踪。目前,浪河流域“河长领责,党政同责,属地负责,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工程建设强基础伏波安澜保民生
  广袤的农田里,墨绿的水稻正在抽穗,仿佛可以看到金秋那丰收的场景。来到浪河随州高新区淅河镇永青村段看到,昔日水毁的河道两岸进行了整修,左右岸两道格宾挡墙如“长龙”一般,将两岸田地守护得固若金汤。
  这是浪河治理工程的一段。以“河长制”工作为契机,我市加大浪河河道治理力度,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浪河淅河镇段治理,改善河道面貌,提高防洪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河道河堤建设采用格宾挡墙和生态锁扣砖护坡,整个结构为柔性结构,可有效应对洪水冲刷;同时,格宾挡墙石块以及生态锁扣砖之间留存缝隙,透水性好,也为小鱼小虾等水生动物繁衍、栖息提供了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探访中,记者还看到,浪河河道治理中,一些地方还专门建设了下河踏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浪河淅河镇段治理工程是我市首条系统治理的河流,战线较长,项目实施过程中,克服了施工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目前,已完成13.5公里河道的治理任务。
  工程建设强基础,伏波安澜保民生。今年汛期,我市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天气,洪水过后,记者踏访浪河治理工程发现,经受住多轮强降雨和特大洪水袭击,河道没有一处受损。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是影响河流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随县柳林镇、均川镇,曾都区何店镇和高新区淅河镇等地看到,新建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转有序,经污水管道收集的居民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变成汩汩清水生态排放。
  浪河河长制实施以来,联系单位市住建局立足行业职能,大力实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流域内4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每年减排生活污水约215万吨,铺设污水收集管网80.8公里;浪河沿线的院子河村、浪河村、王店村、挑水村、光化村等8个村列为市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其余具备条件的村同步开展整治行动;沿线新建16座集镇公厕,256座村公厕;建设4座垃圾中转站,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长效管护建机制幸福河湖增亮色
  绿水青山、美丽河湖、宜居家园……生机勃勃的浪河水滋养着沿河两岸百姓,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时有小鸟飞过,参天大树临水而立,树枝随风轻拂,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曲折,白墙黛瓦掩映在河岸两旁绿影中……
  随着河长制工作推动落实,浪河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态与秀美,人水和谐的靓丽风景初放异彩。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随县政府、曾都区政府、随州高新区管委会认真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将浪河综合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并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
  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随州高新区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美化两岸环境,加固两岸护坡,河道行洪能力大幅提升;随县柳林镇关停禁养区和限养区内养殖场18家,从根本上解决了浪河上游养殖污染问题;曾都区何店镇累计规范小型水库承包经营合同21份,投入270多万元关停沿河500米范围内养殖场16家,整治拦汊筑坝养殖4座。
  共同缔造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品质随州”发展战略,秉承精妙布局、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理念,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共同缔造“风景美、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农村环境,打造显山露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心打造随南“百里生态风光走廊”、曾都区“生态产业及生态景观走廊”、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美丽乡村示范片”等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涉农资金优先将浪河沿线8个村纳入省、市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示范创建,整体提升浪河沿线生态环境。立足当地山水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盘活香菇、银杏两大产业“绿色经济”,打造集山水观光、农耕体验、民俗展示和乡愁记忆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浪河各级河长严格履职尽责,既挂帅巡河,又担当作为,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逐绿而行的生态发展之路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建设“幸福河湖”,必将更好地造福人民、滋润美好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