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格桑花、宽阔的休闲广场,现代的农村新居,来到漳水支流三里岗镇贾家湾村泉兴寺河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昔日水毁的河堤进行了浆砌,两岸栽种了垂柳,河中水草荡漾、鱼虾穿行。
贾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唐家军介绍说,泉兴寺河贾家湾村段全长约8公里,受2016年洪涝灾害影响,河道损毁严重。2018年,该村利用移民后扶资金,清淤疏浚,整修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这泉兴寺河上游有一孔泉眼,一年四季不断喷涌泉水。虽经两年连旱,但河道仍没有干涸。”唐家军说,漳水泉兴寺河段治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河堤水毁严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贾家湾村将河道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开展厕所革命,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减少农业生产生活对河道的影响,一河干净清澈的水流,也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灵动。
“没有治理之前,河道面貌杂乱不堪,现在,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休闲散步的村民。”唐家军说,“‘河长制’取得的成效,大家看在眼里。现在,有破坏河道环境、电鱼毒鱼行为的,村民们第一时间积极举报。形成了爱河、护河的好风尚。”
在三里岗镇八一桥村,10公里的河道内清洁通畅,沿河居住着很多村民,但基本上看不到一片垃圾。在该村村委会办公室内,一本《村级河长巡河记录手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翻开这本手册看到,最新的巡河记录为6月8日,当天镇村两级干部对漳水八一桥河段进行巡河检查,要求将河堤及公路两边杂草清理干净。
“就算各级领导不提出来、没有资金支持,我们自己也会动手清理。”八一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大新介绍说,“漳水八一桥河段下游是郑家河水库。作为村级河长,他平均每周要巡河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协调解决。八一桥村在河长制工作中,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代表、老军人等‘五老’乡贤群体作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河护河。”
随行的三里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军介绍说,作为漳水支流的重要源头,近年来,该镇将河长制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村居环境整治和河道修复治理,河道面貌显著改观。同时,各村还将河道治理与乡村保洁相结合,利用公益性岗位,聘请的贫困户既是道路保洁员,又是河道保洁员,河道环境维护常态化开展。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漳水河长制工作推进中,随县、曾都区大力加强河流水域空间管控,并依法管理,坚决杜绝非法侵占河道行为发生。同时,对河道崩岸进行整治,对河道中发现的“肠梗阻”河段进行及时疏通,保证河道行洪安全。
在胡家河卢家榨湾段看到,2016年水毁的500多米长河岸,用石块进行了浆砌,河里有村民正在洗菜。胡家河村支书方同刚介绍说,胡家河是漳水同兴河支流,这几年,得到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的资金投入,损毁的河道逐步得到修复,河道又重现昔日的模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