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为河库注入“生态基因”——我市优化水利项目设计推进绿色发展见闻
  • 发布时间:2019-04-22 09:2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水草随波荡漾,鱼虾在石缝中欢快地畅游……近日,在府河随州高新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云龙闸坝下游看到,河道整治摒弃传统的混凝土、浆砌石挡土墙及护坡等施工工艺,而是融入绿色、生态理念,采用更为“时髦”的连锁砖护坡、格宾护坦固脚等新技术,让河道展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不仅达到了整治加固的目的,还能够有效维持河道原生态、保持河流生态平衡。”府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参建方、随州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负责人刘双伍告诉记者。
  据介绍,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的单位,该院参与设计了白云湖拦河闸除险加固、府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随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此外,白云湖水库新大坝、全省最大的翻板闸坝——高新区虹桥闸坝,以及黑屋湾、封江口、大洪山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几乎我市所有的水利项目建设均有该单位参与的身影。
  水利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新时代,如何让水利项目建设更加绿色、生态、环保?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积极更新思想、坚持绿色生态理念,项目设计注入“生态基因”,除满足防洪基本需求外,更加重视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让河流和水库靓起来、绿起来,还河库自然生态之美。
  在府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现场看到,整治后的河堤内侧由格宾护坦、水泥墩脚、连锁砖生态护坡和亲水平台四部分组成。河道两岸采用连锁砖生态护坡代替传统水泥护坡,既不影响植物生长,也有利于各类水生物的栖息、繁衍。同时,也使地上、地下水系融为一体,兼具生态、环保多重功能。在云龙闸坝下游,由石块和格宾网组成的格宾护坦上长满了绿色的水草,呈现出自然湿地景观之美。
  据介绍,在府河上游的 水曾都开发区至随县厉山一桥段整治、随县淮河镇龙潭河治理等项目中,也采用了同样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两岸护坡及亲水平台成功经受了多次强降雨和洪水的考验。
  “传统水泥护坡,看起来强度更高,但正因为它是刚性结构,在洪水的冲刷下更容易被损毁,看起来也不美观;连锁砖生态护坡和格宾固脚,整体上是柔性结构,可以随着洪水的冲刷变形,牢牢和河堤融为一体,护坡稳定性和耐冲刷能力更强,造价更低,生态效果更好。”刘双伍说,在游河草店段等缺水河流治理中,该院还规划设计在河道中建设生态堰,以增加河道蓄水量,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据悉,府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工程还兴建了云龙、虹桥两座生态闸坝,当蓄水量达到一定标准后,翻板闸可以利用水力和自身重力自动开启、关闭,便于工程管理,也减少了能源需求量。
  不仅是河道。阳春时节,行走在我市的水库项目,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管理区房屋依山就势兴建,处处是迷人的美景。
  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在我市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中,更多是只注重防护功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提升。近几年,市水利部门及设计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牢固融入绿色生态理念,通过设计先行、示范引领,为水利项目注入“生态基因”,不仅优化加固工程的施工设计,更从全局角度统筹整个库区设计,努力形成人水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
  琵琶古城以及与其相依的东西护城河是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护城河中无水、无源头活水注入的尴尬局面。采访中,刘双伍告诉记者,由该院设计的厥水梁家桥水生态连通工程暨东西护城河引水工程已完成前期各项论证工作,计划从曾都区两水梁家桥处,通过埋设暗管的形式将 水引入花溪闸,后经齐星闸自流进入东西护城河,通过源头活水的注入,让古老的护城河焕发生机,再现人文生态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