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广水市骆店镇塔塘村美丽乡村剪影
  • 发布时间:2021-07-06 09:4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青山绿林相伴,库中清水泠泠。村道一侧整齐排列着一栋栋白墙蓝瓦的徽派新区,另一边保存着上世纪60年代独具鄂北风韵的特色民居。夏雨过后蒸发起的水汽,似乎给美丽的村庄装上了一个“古韵”风格的滤镜,从塔塘水库溢出来的库水,像一条银色的锦缎,源源不断地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声……走进位于广水市骆店镇的塔塘村,犹如置身于桃花源中。
  塔塘村位于骆店镇西部,地处丘陵,全村14个村民小组、374户、1476人。
  塔塘村依山傍水,塔塘水库就坐落于村子东端。过去,村民靠传统农耕维持生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过着俭朴平静的生活。随着年代的变迁,创新的规划和管理,使塔塘村在乡村振兴上走出了自成一格的路子,形成了新风古韵并存的省级美丽乡村。
  夏日骄阳似火,天气闷热让人有点难以适应,但塔塘村党支部书记蔡晓明听说记者到村里采访,迅速赶到村部来不及歇口气便拿出一本美丽乡村建设的册子,给记者介绍塔塘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这个亮丽的景点,你能想象未整改前是怎样的吗?一间间破烂猪舍,污水横流,散发出来的臭味令大家经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还有这个文化广场,以前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脚底下踩着的是污水泥巴。”蔡晓明感慨地告诉记者,塔塘相比从前,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绿水清、道路通畅、村庄整洁、鸟语花香……如今的塔塘处处都是景点。
  塔塘是广水市较早一批打造美丽的乡村,为何这不起眼的小山村拥有超前发展的意识?蔡晓明告诉记者,塔塘村的巨变要追溯到2017年,当时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引导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争取财政资金3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来到八组,但见房前屋后硬化的地面上一尘不染。“以前家门口都是泥巴路,雨天很容易打滑,现在修了水泥路,老人小孩出行我们放心了。”村民蔡立军笑呵呵地说。
  “塔塘村拥有保存完好的上世纪60年代的100多套房子,怎么盘活特有的资源,整改已经空心化、废弃的老村面貌,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同时,保护原村民的生活形态是关键也是难题。”蔡晓明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建设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塔塘村邀请专家学者对村里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倡“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启“拆、改、建、管、用”智慧,立“雨污分流、人蓄分离、绿道进村、水利善治、垃圾分类、民宅美化”项目,成为了建设的重要抓手。
  经过三年的努力,塔塘村拓宽硬化了14公里环村公道、栽植景观树木3万多株、建成2个文化休闲广场、完善了库区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村主干道及周边环境“穿衣戴帽”,绿色生态环境和人文自然景观令人赏心悦目,所到之处焕发着崭新的面貌。
  行走在塔塘主村道上,尽管天气闷热得像不透风的罐子,但村子并没有散发出污水和垃圾难闻的气味,远处的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以防即将来临的雨水把垃圾冲走。协助打扫卫生的九组村民孙友昌告诉记者,“村中的保洁员每天都会定时打扫卫生,我们都是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给村里打扫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家打扫,保护环境卫生是每位村民的责任。”
  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是村民,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村民,塔塘村能有如今的“高颜值”,少不了村民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所付出的努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塔塘村引回能人建成油茶基地1000亩、兴办4家千头养猪场、开发养殖水面200多亩……
  山绿、水清、人笑。时下,塔塘村围绕“富美塔塘,共同打造”定位,通过支部带领、龙头带动、党员带头,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扎实推进塔塘富美乡村建设,共同缔造和谐村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