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洛阳镇:小小银杏叶致富大产业
  • 发布时间:2021-11-02 09: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秋意正浓,穰穰满家。眼下正值尾期银杏叶采摘季,在曾都区洛阳镇的林间地头,农民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收着银杏叶。
  洛阳镇是曾都区银杏的主要种植区域,有“全国银杏第一镇”“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10月29日,站在该镇同兴村的山头望去,一排排挺风而立的银杏树映入眼帘,六七十名农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林间,他们头戴草帽、手持麻袋,正忙着摘采银杏叶。
  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叶经过加工后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各国医学界和化学界科学家对银杏分析研究的逐步深入,银杏叶逐渐成为中外瞩目的重要医学原料。
  “近些日子,昊天银杏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基地周边村民来帮忙采收银杏叶,我们每人一天能收300来斤,大概有300块钱的收入。”农户方亚雄说,“以前这一块是荒山,地都没人种,最近几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山变绿了,我们的荷包也慢慢鼓起来了。”
  随州市昊天银杏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德兵说:“我们合作社年产干银杏叶2000余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已累计带动周边1万余人次就业增收。”走进昊天银杏烘干厂,机器轰鸣声渐入人耳。进入厂房,只见工人们身着工装,容光焕发,各自在岗位上忙碌。“银杏叶采收后,合作社向群众收购,并联系厂家进行加工产销。”厂房负责人介绍,“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近年来银杏叶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今年由于各方面影响,尾期银杏叶广受海外客户青睐,我们采收加工期也因此延迟,现在这批产品大多销往欧洲国家,预计出口值可以达到1000万元以上。”
  洛阳镇林业管理站负责人吴小波介绍,为了助力曾都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点县建设,该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银杏基地建设,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还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