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区南郊毛家棚村艾草种植基地见闻
  • 发布时间:2021-02-24 09: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突突突……”拖拉机的响声越来越响,沿着通村公路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头戴遮阳帽的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穿行在坡岗地上,犁铧所到之处翻起一垄垄新土,五六位村民跟在拖拉机后面,娴熟地将艾草根抛至新翻的地沟里。
  2月22日,来到位于曾都区南郊街道办事处毛家棚村的慧诚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幅春锄扑扑趁春晴的春耕图跃然眼前。
  拖拉机手名叫夏定国,今年65岁,是毛家棚村7组村民。“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夏定国将拖拉机熄火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在坡岗地上种了4亩多地的神农大白艾,收了三茬,挣了8000多块钱,比种旱作物强多了。“年纪大了,重一点的农活干不来,种艾草工序少,像割韭菜一样,砍了就晒,干了就卖给合作社,省力省心。”夏定国补充道。
  神农尝百草,百草艾为先。“神农大白艾香气浓郁、叶厚肥大,绒毛多且长,出绒率、出油率高,经鉴定,由神农大白艾制作的精油出油率要高于其他地区艾叶的2.4倍,随州大白艾像随州泡泡青一样声名远播。”合作社负责人左成擦擦额头的汗珠,指导着村民种植艾根。
  走进合作社大门,一股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艾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提高,艾草制品备受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左成介绍道,合作社与黄冈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相继开发了艾贴、艾条、艾叶眼罩、艾枕、艾被褥、艾灸盒、精油、洗发水、沐浴露等100多种产品,从吃到用,从养生到日化,范围日渐延伸。
  “我们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合作社采购了5组艾草打绒机、12组卷条机,购买了农用拖拉机、旋耕机、粉碎机,运输车辆等全套生产及运输设备。”左成坦言,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流转农户闲置、荒芜的山地、坡岗地,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合同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吸引本村及附近何店、淅河、府河、安居、马坪等地农户种植艾草,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23户村民脱贫。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南郊街道办事处主任李鸿昌介绍,他们将发挥近郊优势,建设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形成一批与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