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 发布时间:2020-01-04 10:4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这是一份亮点纷呈的履职答卷:推动《随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实施,缓解城区停车难;表决通过《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厚植随州历史文化根脉;开展《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和“优化营商环境、问政问效强服务”专题询问;全力督办关于打造生态绿城和关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的议案;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及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121件建议全部办结,满意率98.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回眸走过的坚实足迹,随州市人大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勇作为、抓落实,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谱写随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画好“同心圆”
  人大机关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首位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讲政治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年度工作要点、立法计划、专题询问等重大事项事先向市委请示报告,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行,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人事安排意图顺利转化和全面落实。
  强化理论武装。建立“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先后组织常委会及机关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22次,举办研讨交流、读书会、夜学29次,使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今年来,常委会及机关党组成员讲专题党课8次,专题调研、提交成果8篇,征求意见建议54条,梳理检视问题24个,立行立改,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紧扣主题主线,以理论武装定心聚魂,以党委中心为工作重心,以主体责任压实涵养政治生态,努力塑造新时代“务实人大、创新人大、有为人大”的良好形象。
  强化纪律约束。在严守政治纪律上树标杆,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月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及“三重一大”事项;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上走在前,以“主题党日”“党风廉政宣教月”等为抓手,发挥党组成员“关键少数”作用,以上率下,过双重组织生活、履行“一岗双责”;在“先学先改”上作表率,落实“四个到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打好“组合拳”
  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发展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品质随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局,突出立法引领、正确有效监督、做好决定服务,全年作出决议决定11项,审议审查报告18个,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43次,专题询问1次。
  这一年,聚焦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颁布施行《随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着力打造文旅名城,组织开展曾随文化遗址保护立法前期调研,表决通过《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12月20日,记者走访随城解放路、舜井大道等两条首批启动停车收费的道路发现,交警、智慧停车巡管员、督察员、市城管委执法队员等均在岗值守,道路停车井然有序;停车泊位周转明显加快,停车秩序和停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这一年,聚焦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代表在行动”活动,通过专题调研、交叉视察等方式,对2015年以来的脱贫人口进行“回头看”,全市37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20余万人次,督办淮河桐桥畈村至镇区公路建设等一批建议落实到位。
  这一年,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围绕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7-2023),组织2个明察暗访专班,连续4天突击察访县市区6家砂厂,逐条比对《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找准找实问题23个,形成清单并制成暗访片报告市委、反馈政府。市委充分肯定并运用成果,市政府迅速制定方案,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形成“严打重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盗采滥采,加速采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这一年,聚焦“三城四基地”建设,专题调研香菇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实地视察东护城河治理等12个重点项目,审议通过市政府关于生态绿城建设情况等各类报告,汇聚起建设品质随州的强大合力。

架起“连心桥”
  2019年12月中旬,记者在鹿鹤学校工地看到,综合楼、教学楼、食堂等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运动场施工。曾都区南郊办事处主任李鸿昌介绍,该校设置24个班,能容纳1100多名学生,可满足擂鼓墩、瓜园、柳树淌等社区的适龄儿童入学,破解南郊区域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建设“品质随州”,目的是让市民有品质地生活。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用心听民声。以“双联”“五个一”、代表接访、向选民述职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代表经常深入基层和一线,听民声、汇民意;以“代表在行动”为抓手,加强代表培训,健全小组网络,规范小组活动室等建设,交办转办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建议297条。
  用力解民忧。从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针对城区“超级大班”现象,跟踪督办“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旱厕改造”等审议意见办理,促进市政府新建改建扩建鹿鹤等学校5所,解决“大班额”“入学难”问题,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中小学校旱厕115座。
  用情惠民生。持续督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的议案》,督促市政府落实“四年行动计划”,确定工作任务54项,市中心医院文帝院区、随州高铁南站等一批疏解老城区功能的重大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加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等工作相继开展,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群众出行便捷度稳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