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看我市如何把优质服务做到居民家门口
  • 发布时间:2024-07-11 09: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绿树花草相映成趣,大小车辆停放有序,墙壁彩绘成了风景,小区驿站幸福邻里……随处可见的美好被串连成和谐图景,融入广大居民的幸福生活中。
  近年来,我市织密党的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力量,推动治理要素向小区集中、服务向小区聚集,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让小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夯实阵地,建强组织链条
  “我在外地工作很久没回来,这几天请假回来办事,发现小区环境变好了,夜景也格外迷人。”曾都区东城街道东兴社区世纪外滩小区的李先生欣喜地发现。
  该小区的变化,离不开“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上下贯通、强劲有力的组织链条。
  我市将战斗堡垒建在小区上,让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神经末梢”,满载治理“新动能”。目前,全市1056个城市住宅小区全部组建小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5%。成立楼栋党小组3226个,设立党员中心户1.6万余户,就近就熟联系困难群众5.3万余户。
  采取三级书记包保、结对单位帮扶等方式,建成小区驿站383个,服务辐射每个城市住宅小区。聚焦“一老一小”和不同群体多样需求,建成义务调解工作室273个、幼儿托管中心186个、幸福食堂和老年活动中心213个,“四堂五室一中心”成为居民的精神乐园和心灵港湾。
  分类施策,推动物业覆盖
  “请各物业服务企业向列入‘红榜’的企业看齐,列入‘黑榜’的企业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物业服务好不好,“红黑榜”上见分晓。
  我市坚持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为抓手,激发小区治理“新活力”。市委书记领衔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市政府连续三年将示范小区创建纳入“十件实事”,投入440万元实施“以奖代补”,打造示范小区220个。以“筑巢引凤”“先投后收”“自办物业”三种模式推动全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持续深化“物业牵手”活动,市场化物业占比48%。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市通过开展“十佳物业企业”评选,建立“红黑榜”制度,从业主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满意度三个方面开展物业服务质量评价,赋予社区话语权,让小区居民说了算,淘汰服务差、管理乱、居民不满意的物业企业30余家。
  通过“设岗编队”,统筹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城市管家”2万余人,构建人人有责的小区治理共同体。每年评选优秀小区党组织书记、业委会主任(成员)、楼栋长各100名,激励各方力量投身小区治理。
  共商共治,缔造幸福生活
  “这些充电桩不仅外观美观、操作简便,而且充电效率高、安全可靠,只需轻轻一扫,即可快速为电动车充电。”随州高新区寨湾社区卢家坡小区居民赵志为小区新建的充电棚点赞。
  寨湾社区在解决小区居民充电难题过程中,引导群众共同参与,链接多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积极回应居民的需求与期待。
  我市坚持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小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组建选举小区业委会600余个,党员比例均超50%。制定《“三方联席会议”指导书》,常态化召开“三方联席会议”1.2万余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8万余个。
  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原则,开展“百家单位包联社区、千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万名党员群众集中攻坚”活动,全市1744个机关党支部与1056个城市住宅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组团服务、联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小区吹哨、党员报到”。
  推行站长负责制,明确小区党支部书记为小区驿站站长,“双报到”党员轮值,提供上门服务2.5万余次。发动小区“五老”、医护等800余人,组建服务队100余支,在小区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积分管理制,鼓励“双报到”党员、小区居民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000余个,兑换小奖品2.2万余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