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三里岗上展新颜——随县三里岗财政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 发布时间:2019-10-29 09:4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近年来, 三里岗财政所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300多万元,整合撬动各种资金2亿多元,新建村湾道路126公里,整修塘堰、水库103口(座),新建文化广场22个,硬化排引水渠道28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125盏,建造垃圾池2018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

  杨家棚村辖4个小组、1096人,版图面积13.47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先后整合财政奖补专项资金25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通村道路9公里,整修小二型水库2座、塘堰10口, 硬化渠道2600米,河道整治364米,架桥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新建文化广场2个。

  八一桥村辖6个小组、3234人,版图面积31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整合财政奖补专项资金6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500多万元,新建通村道路5公里,安装节能路灯45盏, 整修塘堰50口,新建硬化引水主渠6000米,修桥3座。

  一个个功能齐备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行走在随县三里岗镇的村村湾湾,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文化广场遍布乡村的场景随处可见。

  “随着1300余万元财政奖补资金的不断投入,三里岗镇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行的三里岗财政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所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振兴。通过重点支持农村道路、供水、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群众普遍点赞。

  来到常安店村,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一里三座庙,三步两座桥,古城楼以及撒落的数十株千年银杏分布在村内,形成一线串珠靓丽的乡村风光。近年来,常安店村以生态宜居为着力点,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造林护林被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沿山造景,沿路植绿,树林成行,门前“菜园”变“花园”,常安店村党支部书记何明洪笑言,“开门是绿,推窗见绿,乡亲们犹如生活在绿色的林海之中。”

  走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吉祥寺村,只见阡陌纵横,沃野无边。蓝天白云下,绿树葱茏,房屋整齐,香菇交易市场人车穿梭……崛起的吉祥寺,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中尽情绽放美丽。近年来,该村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基础建设促进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村民幸福感,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先后被确定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旅游名村”“宜居村庄”“生态村”“绿色示范村”“荆楚最美乡村产业奖”。

  常安店、吉祥寺是该镇大力推进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如何发挥基层财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谋和助手作用?怎样有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三里岗财政所一班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他们立足镇情村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愿望,以生态优势为发展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内涵,以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为主线,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为总体目标,适时提出了“美丽乡村、幸福村镇”的建设构想,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为了明确建设方向,保证建设格调,三里岗财政所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产业、村庄、土地、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五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三里岗镇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与生态镇创建相结合,与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改造相结合,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倡导民居建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保持乡村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实现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着力打造乡情可依、乡愁可寄,既有现代文明,又有传统文化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三里岗财政所积极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300多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撬动各种资金2亿多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村湾道路126公里,整修塘堰、水库103口(座),新建文化广场22个,硬化排引水渠道28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125盏,建造垃圾池2018个,购置垃圾箱5820多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