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透析”岩土地质 服务城市发展——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战高温服务项目建设一瞥
  • 发布时间:2019-08-16 09:2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活力无限的随州城南,每天都有着新的变化。建设者们在这里挥汗如雨、倾情奉献,奏响着品质随州建设的“音符”。

  有这样一支队伍,在项目还未正式启动建设时,他们就已进场展开作业。高温天气下,他们克服缺电、少水等困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绵延起伏、杂草丛生的丘陵中穿梭,努力获取一个个准确、详实的岩土基础数据。他们也被誉为城市建设的“体检师”,通过“透析”错综复杂的岩土地质,为城市开发建设打牢“基础支撑”。

  8月9日上午,在位于编钟大道中段的省交投项目地块,5台履带式钻机轰鸣作业。随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勘察队队长宋竹再次来到项目现场,查看作业进展,就相关问题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

  万丈高楼平地起。岩土勘察作为项目建设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对建设地块的地层和岩土进行取样分析,出具相应的勘察报告,为建筑设计和桩基基础施工等提供技术支撑,是项目建设中一项“打基础”的工作。今年以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统筹部署下,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为汉十高铁随州南站站前广场、城际空间站等项目提供岩土勘察服务。

  顺着临时开辟的一条狭窄道路向地块区域内部行进,来到了编钟大道西侧的一处山洼里。一台正在进行钻孔作业的履带式钻机附近,勘察队外业负责人宫世国正手持静力触探设备终端,一边指挥工人操作静力触探设备,一边读取土层相关数据。随着手柄摇动,装有探头的触探杆被缓缓压入土层中,相关数据通过线缆实时传输到终端设备上。

  宫世国介绍,履带式钻机通过钻孔取样,观察分析岩土结构,更加直观;静力触探无需钻孔取样,就能获取到土层相关数据,通过记录钻头贯入土层阻力大小来判断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勘察中,这两种方式互相配合辅助,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项目地块岩土结构情况。

  上午10点,气温已逐渐升高,在太阳光的炙烤下,站在现场几分钟,浑身衣服就已湿透。机手唐琦正在操作一台履带式钻机,机器发出的热量和太阳光叠加,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他脸上落下。唐琦和另外两人分工作业,有的操作设备,有的向钻孔中注水,钻杆对地下结构进行钻探,地下各层岩土通过与钻头相连的岩心管输送上来,供技术人员研究分析。

  记者看到,在钻机周边还有不少用蓝色记号标注的勘察点,有的相隔不到十米,有的相隔二三十米。勘察队队员李方龙正带领另一组人员,运用GPS全站仪进行勘测点定点。

  宋竹说,目前勘察队同时开展作业的齿轮时光记忆小镇和省交投两个项目,对助推随州城南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勘察队全员上阵,克服高温天气不利影响,力争早日完成勘察报告,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高温酷暑天气下,勘察队外业人员每天早上5时许就开赴项目现场展开作业。有时为了完整获取勘察点岩土取样,晚上七八点才能收工,回去后加班整理数据。“‘夏顶烈日汗如雨,冬披北风半夜还’,这是勘察工作的真实写照。很多勘察项目不具备进场条件,没有电,不通路,就连作业用水也要用车从外面运进来。”宋竹说。

  为了“防晒”,大家想了一个“妙招”——从钻机顶端斜拉下一道遮阳网,随着日照变化调整遮阳网的角度,获取一丝丝阴凉。空旷的山野里,一道道遮阳网,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幅风帆在风中舞动。

  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张义伟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院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勘察业务,仅去年院勘察队就完成了万达广场、曾都区所辖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等200余个项目的工程勘察工作。今年,该院成立“强服务、提质效”工作领导小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院规划服务质效,确保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出台一系列措施,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规划、测绘、勘察各专业互相配合,联合现场踏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并安排专人协调、督办项目进度。该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作风、服务、质效建设为抓手,守初心、担使命,努力在品质随州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