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瓶塞手舞足蹈地奔向物料框中,一根根玻璃管步履一致地跳跃转动走下流水线……金秋时节,走进湖北利康公司生产车间,火热的生产场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曾都区医药产业风生水起,龙头企业紧锣密鼓上新生产线,新晋医药产业“俱乐部”企业马不停蹄研发新产品,以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千帆竞发闯医药市场这片“蓝海”,为我市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提供动力支撑。
开疆拓土寻“蓝海”
一根吸管戳破铝盖,穿过软软的橡胶瓶塞,直入瓶中。这是很多人服用口服液时的平常动作,利康公司却在这上面做出了大文章。
公司董事长程健介绍,公司紧盯医药包装这一主线,不断拓展市场,实现了药品包装产品生产一体化目标,采购商来到利康公司即可实现一站式采购,节约了成本,订单源源不断。
在南郊办事处楚天药业公司,干净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穿戴严密,各类输液器材摆放整齐。公司拥有全电脑注塑机、自动拉管机等一批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建设有标准化的检验中心,建设有符合GMP要求的十万级净化车间3000多平方米,年生产各类产品1.5亿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风云变化的市场浪潮中,企业家追随最初梦想,紧抓
主业,实现了稳步增长,为企业稳健发展夯实了根基。
转型升级拓“蓝海”
“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得益于我们及早转型。”程健有感而发,2004年前国内普遍使用天然橡胶生产口服液瓶塞,而欧美国家早已使用一种新型合成丁基橡胶,这种橡胶气密性、水密性好,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蒸汽的透过率为天然橡胶的1/ 200,利康公司抓住了市场机遇。
海德润制药公司为适应新形势,建立了符合GMP生产要求的固体、液体制剂等生产车间,获取了多类食品及保健食品的生产许可,另有五个药品批文转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产品投产后将会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
无独有偶,楚天药业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缓排空型输液器》率先在全国拿到产品注册证,抢占全国市场,眼下,公司80%的收入来自新产品。
创新才能发展,传统的PVC材料输液器对某些药物具有吸附作用,会导致疗效下降,楚天药业公司通过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又申报了两项新产品《TPE输液器》和《无邻苯输液器》,一旦产品投产,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
当前,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医药产业准入门槛增高,曾都区医药企业闻鸡起舞,抢抓先机,助推跨越发展。
创新驱动赢“蓝海”
受产能制约,利康公司满负荷生产,也只能完成订单的20%。为清除企业发展“堵点”,该公司投资6亿元启动新厂建设,年底前投产,届时,利康药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医药包装材料生产企业。
同样扩规提能的还有楚天药业公司,该公司新征地35亩,投资1.2亿元新建“十万级净化车间”,预计12月底建成投产,可增加6条生产线,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个,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海德润制药公司年处理3000吨的银杏叶提取车间,还可用于提取其他中药材,一次投资,重复利用,一线多用,形成了医药产业发展的“蓝海”地带。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曾都医药产业这艘巨轮正满载希望,乘风破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