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捕风逐日”勇争先——看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17-09-12 09:3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张鹏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9月4日,小雨淅沥沥地下,中广核广水余店风电项目冒雨施工不停歇。该项目装机8万千瓦,安装40台2兆瓦的风机。

  在广水乐城山、牛脊山、十里等地,风、光发电项目建设也是如火如荼。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市新能源总装机总量154万千瓦,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风光齐驱占头名

  随州,南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山峰拱峙,带来独有的风力资源,风速风能分布较为集中。

  2012年5月,华润二妹山风电场开建,打开了随州新能源发展的“大门”。随后,华能界山、华润天河口等一批风电项目陆续上马。

  二妹山上,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山脊,长度近40米的风机叶片在风中转动,滋滋的响声便是电流的声音。

  当前,广水武胜关、乐城山等6个风电项目在建,总装机31万千瓦。截至7月底,全市风电装机67万千瓦。

  光伏发电也举足轻重。丰富的丘陵荒坡,太阳能资源属湖北省一级可利用区,让随州光伏发电迅猛发展。

  2014年8月,湖北最大的光伏发电站——淅河马鞍山100兆瓦地面光伏发电站开工。随后,随县万和、殷店,广水十里,曾都万店等地光伏发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了。

  在光伏“五个一百”工程及光伏扶贫的推动下,我市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已超过风电,达到87万千瓦。


    自给自足破依赖

  今年前7个月,全市新能源发电12.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的58.3%。

  随州,无油、无煤,缺气、少电,曾经是湖北省唯一没有大型电源点的地级市,一直依靠襄阳、孝感电网通过长距离220千伏线路供电。

  新能源蓬勃发展后,改变了随州供电结构,自我供给能力提升。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每年新能源发电十几亿度。

  利好的是,国家电网湖北公司全力保障新能源发电消纳,上网率达到100%。同时,还布局了随州500千伏变电站建设,让随州新能源发电直接为随州所用。

  这中间,百姓最为受益。随县新街镇凤凰寨村首批20户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户,两年发电11.6万度,平均每户5800度。电网收购和光伏发电补贴后,每户每年平均发电收入2600余元。

  市发改委主任万明介绍,去年全市社会用电量为34.8亿度。三年后,新能源发电量将达到30亿度以上,超七成社会用电实现自给自足,打破“只进不出”的外输依赖。同时,可节约标煤12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0万吨以上。


    争创全国示范市

  今年初,我省发放了2015年度的新能源发电补贴1.1亿元,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省能源局新能源处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年,我省新能源发展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随州作为湖北新能源装机大市,一批项目在策划、推进、实施中。当前,正在建设新能源项目50个,其中风电项目7个、光伏发电项目42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1个。

  《随州市“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的开发利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领域将新增投资160亿元,装机总量200万千瓦以上。

  据悉,我市重点建设华能界山、华润花山、国电中华山等风电场项目,随县万和、广水十里、高新区淅河等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大力推进光伏扶贫,为6.5万户贫困户建起“阳光银行”。

  新能源产业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随州新能源发展风生水起,将争创“全国新能源示范市”。

  捕风逐日,“向天”要电。现在的随州,一曲新能源发展协奏曲越来越动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