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神韵随州
  • 发布时间:2021-11-29 09:3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钱启明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战略定位,形成“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的联动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市委提出的目标,应以神韵随州补短板品质提升行动为抓手,千方百计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不断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将随州建成鄂北区域中心城市、“襄十随神”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中心城市建设亟待补齐短板
  建市20年来,随州砥砺奋进、破茧蝶变,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建成区面积由建市之初20平方公里扩展到80平方公里,人口由20万增长到65万,随州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殊荣,一座新兴的宜居宜业之城已成雏形。但随州建市时间短、底子薄,中心城区建设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补齐和完善。主要是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有待优化,城市色彩、天际线、景观风貌等特色风貌研究不够,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建设的精品、亮点不多。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建设品质有待提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中心城市建设提质提速意义重大
  城市是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地区产业、经济、人文等主要载体。一个地方经济强弱、文明程度高低,关键看其中心城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客观需要。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从中心城区面临的一系列短板和突出问题抓起,一件一件地抓落实,切实解决好群众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点围绕加强城市更新,加快城市布局优化、功能配套、品质提升,实施老城区改造功能提质,新城区拓展形象提升,用足“绣花”功夫建好、建美城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推动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随州作为湖北最年轻地级市,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加快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战略任务。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明创建、民生保障等提升工程,就是为随州打造更强的承载底盘、更全的服务功能、更好的要素保障、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随州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硬支撑。
  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必然要求。省委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调”区域发展布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战略目标,形成“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的发展局面。实现市委战略目标,在全省“两翼驱动”北部列阵上发挥肱骨之力、体现随州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是关键。加强中心城区建设,要重点推动随州与汉襄等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相衔接,努力实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切实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更多镇域“小老虎”,从而加快实现“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战略目标。
久久为功做大做优中心城市
  城市建设不是“朝发夕至、一蹴而就”,而要久久为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要以城市的飞跃发展、竞争优势的迸发,推进随州经济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提品与设计提档并重,交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神韵答卷”。一是规划要提品。要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规律,围绕山、水、城、文、产、人融合发展、协调发展,聘请国内知名规划团队,高起点、大手笔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并推动各专项规划、项目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二是设计要提档。要高品位加快推进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与色彩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抓好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工业遗产等保护修复,传承好随州优秀历史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特色。三是执行要严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执行市规委会制度,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严厉打击未批先建、批少建多、违法乱建等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并举,交出人民向往的“品质答卷”。一是承载功能要大拓展。要围绕“双百”城市建设,继续实施“东进、西优、南拓、北联”战略,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区,加快形成“八纵八横”的城市路网,增强防洪排涝、供水供气供电供热保障能力,加速布局5G等新基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二是民生短板要大补齐。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公共卫生“四体系一平台”短板,引进社会化的新型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抓好综合体育场馆建设,全面推进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旧城更新改造,大力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的教育卫生、养老服务、文体设施、居住条件等短板问题。三是生态环境要大改善。要强化城市水生态保护,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管控,为城市增添更多亮色、靓景和神韵。四是城市管理要实现大突破。要学习借鉴上海“一网统管”经验,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强化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城市管理突破性提升。五是文明形象要实现大提升。按照《随州市文明指数对标创建标准》及卫生城市创建要求,健全文明卫生行为法规体系,引导各行各业大力开展文明卫生创建,规范市民文明卫生行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坚持重点突出与整体联动结合,交出众星拱月的“融合答卷”。一要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力。坚持市、区一体、分工协作、合力推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带动力。要围绕“桥接汉襄、融通鄂豫”,突出抓好随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南外环等交通项目建设,形成交通辐射力;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随州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专汽之都、音乐之都、青铜之都,形成产业优势;不断放大“随州香菇”“随州香稻”等特色品牌优势,加快现代农港建设,形成商贸优势;瞄准谒祖圣地、城市综合体、市博物馆综合提升、青铜古镇编钟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高品质文旅服务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不收门票的景区,不断形成文旅休闲、综合文化服务优势。二要统筹县市区同步发力。在加强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要给项目、给资金、给政策,引导随县、广水、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结合本地实际,谋划一批大项目,大力开展县城品质提升行动,实现与中心城区同步共振、同步提升,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三是要形成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一主两翼”战略,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与随县、广水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推动曾都、随县、广水各展所长、各担所能,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形成“肱骨之力”。
  (作者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