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大格局成就大未来——广水加快建设中等宜居城市
  • 发布时间:2018-06-09 11: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近日,在广水市印台山文化生态园百鸟园景区,工人们正在给今年新植的树木、花卉培土、浇水。一株株已成活的树木错落有致,树叶迎风摇曳,一只只鸟儿穿梭其间,婉转啼鸣,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广水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采取“政府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筹措资金60多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00多亿元,推进项目建设100余项,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加快向“城在绿中,人在景中”迈进,城市品位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2012年,该市投资3.2亿元,用18个月时间建成了应广大道,应广城区的距离缩短至十几分钟车程,“两城同城”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高标准完成道路绿化和山口生态防护,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十里画廊”。
  从2012年到2016年,该市采取BT模式,筹资5.9亿元,推进应山大道、麻竹高速连接线及“一河两岸”建设,高品位打造了对外“城市客厅”,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2017年,该市采取PPP模式,筹资3.4亿元,高标准推进印台山文化生态园建设。迄今为止,园内的凤凰湖、丹凤阁、百花园、印台书院等9大景观的主体结构基本完工,计划于今年国庆节试开放,于2019年元旦正式开放。届时,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大型、综合性、开放式的城市中央公园。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该市城区道路全面完成绿化,新建街头小游园10余处,新增绿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大力推进“畅通工程”,该市城区新建道路20余条,累计长达43公里,打通“断头路”10余处。其中,前进南路、前进北路、小康路建成通车,“一河两岸”7条规划路投入使用,建设二路、刘店路、公园路建设正在抓紧实施,城区路网体系日益完善。工业园区新建规划路12条,新增工业用地5000余亩,切实增强了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场站建设”,该市新建农贸市场7个。其中,城南农贸市场占地200余亩,建成经营面积4万余平方米,是城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区新建停车场30多个,增加停车位1万多个,配套功能日趋完善。

大力推进“排污防涝”设施建设,该市应广城区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2座。2017年,应山污水处理厂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城区生活污水的日处理能力提高到7万吨,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处理率达90%以上。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万余米,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
  镇村面貌逐步改善
  在集镇建设上,该市各地抓住机遇,加大投入,集镇建设快速推进。杨寨镇依托冶金工业,积极建设“工业重镇”“四化同步示范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长岭镇围绕旅游业,积极建设旅游大镇;余店镇围绕河道治理,打造乡镇版“一河两岸”;马坪镇深入挖掘饮食文化,着力打造广水的“周庄”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该市各地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亮点。桃源村获评“荆楚十大最美乡村”,鸡公山村获评“绿色幸福村”,东河、白龙、观音、丁湾、兴河等14个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乡村”。
  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该市各地突出产业带动,厚植发展优势。黑虎冲多肉艺术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录。郝店镇以“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为契机,积极打造“国际军事小镇”;吴店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小镇”,余店镇、太平镇、蔡河镇等地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三白蔬菜小镇”“吉阳大蒜小镇”“甘薯小镇”等,村镇建设亮点纷呈、方兴未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