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群众“心头事” 做好社区“当家人” ——记应山街道理学街社区党委书记冯小萍
  • 发布时间:2021-10-29 09:14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从事社区工作30多年,她把社区当成“家”,把社区群众当成“家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心头事”,让社区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她就是广水市应山街道理学街社区党委书记冯小萍。
  理学街社区有2200余户6400多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租户多,老年人占多数。
  81岁的刘某某是“五保户”,租住在城郊供销社楼院,平时靠捡垃圾为生,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冯小萍听说后,主动带领社区干部购买米、蔬菜、面条等,送到老人家中。平时路过老人家门口时,冯小萍总要进去看望老人,询问近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家住粮油加工厂宿舍楼内的申某母子是冯小萍的重点关注对象。申某离婚多年,患有乳腺癌,30多岁的儿子陈某长期待业在家,全家的重担都在她一人身上。冯小萍多次上门劝说:“工业基地工厂这么多,随便就能找份工作,堂堂男子汉,不能全靠生病的妈养着!”为方便陈某上下班,在冯小萍的号召下,社区工作人员捐款450元,为其购置一辆二手电动车。如今,陈某成功找到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申某逢人就夸:“多亏了冯书记!”
  社区留守妇女多,如何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是冯小萍的心头事。社区住户童某爱人去世后,冯小萍找到童某,为她申请办理了低保,但仍不够其全家开销。冯小萍见童某手脚麻利,推荐她去社区的巾帼月嫂培训机构学习幼儿护理。毕业后,童某在武汉找到一份育婴工作,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
  在冯小萍的推荐下,社区许多待业在家的留守妇女纷纷参加月嫂培训,成功找到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冯小萍常对社区干部说,要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
  去年疫情期间,冯小萍在社区办公室搭建起临时简易厨房和床铺,带领社区工作者连续奋战近百个日夜。摸排、宣传、值守、管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她将社区划分成8个区块,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分头组织疫情防控。“从最初的9名社区工作者,到后来的200余名社区群众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卡口值守、巡逻排查、入户测温、物资运输……大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冯小萍欣慰地说。
  实施封闭式管理后,辖区的孤寡老人成为冯小萍最牵挂的群体。老人们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饿肚子的、生病的?都是冯小萍在“战”疫期间记挂的问题。
  对辖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冯小萍每天都会见两次面,亲自送去蔬菜、鸡蛋,询问身体状况。70岁的“五保户”吴某是个聋哑人。一天,冯小萍上门走访时,发现吴某神情焦急。经过手势交流,冯小萍得知吴某晚上胸口疼痛一夜,当即联系车辆将老人送至医院救治。后来,老人身体逐渐康复,专程来到社区办公室感谢冯小萍在特殊时期主动帮助自己。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冯小萍累倒了。因长时间说话导致声带息肉,冯小萍无法正常发声,医生让她卧床噤声2个月。冯小萍说:“怎么可能让我不工作、不说话呢?”简单治疗后,她便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辛苦付出终有回报。在冯小萍的带领下,社区一班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理学街社区获得“无疫社区”称号,冯小萍被评为“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