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 ——市政协聚焦“污水处理”开展协商议政
  • 发布时间:2020-07-08 09:1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污水处理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地重要内容,事关城市发展、百姓民生,对于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生态绿城,建设品质随州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下旬,市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城乡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座谈交流、听取汇报、调阅资料等形式,察看了市、县(市、区)、高新区12处城乡污水处理厂、4处黑臭水体治理及部分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情况,重点了解了我市城乡污水处理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管网建设维护、黑臭水体治理等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市城乡污水处理工作得到了委员们的肯定。他们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工作,持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目前,县级以上城区和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我市污水处理还存在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不高、运维管理短板突出、达标排放不稳定、污泥后续处理处置不到位等问题。
  6月23日,市政协召开四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我市城乡污水处理工作,与会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全市污水处理工作,从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达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等方面,提出很有针对性地意见和建议。
  污染源是水资源污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市政协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天宏认为,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砂,化肥、农药使用,工业废水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水资源污染。要找准污染源头,优化产业布局,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坚持制度创新,建立水资源保护机制。
  水生态保护至关重要。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德才说,近年来我市水生态环境现状还不容乐观,在政策层面,国务院、省政府都有规定;在技术层面,治理有明显效果;在工作进展层面,还需加大推动力度。因此,要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水环境治理。
  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市政协委员、市城管执法委副主任王华奎说,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目前临时堆放,而且每天还在不断产生,污泥越堆越多,不处理好会造成二次污染。建议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加快建设污泥处理设施。
  委员们一致认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污水治理工作,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按照财政支持、社会参与、使用者付费相结合的资金筹措与分担机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省政策项目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市县两级政府财政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落实污水处理收费,为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强化管网建设管理,提升污水统一收集能力。完善排水管网建设规划,分步骤、分年度实施。加快老旧城区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和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加强污水排放管理,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及各类污水达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有关规定,严管违法违规排放。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补齐污水治理设施短板。加快完成随县、广水、应办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制定启动污水设施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问题整改落实,尽快完成100吨/日污泥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完成规范化建设。健全协调监管机制,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同时,严格督办问责,对治理不力、未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政府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督促企业落实职责,加强对各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加强排放水质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加强执法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宣传,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水环境治理的认识,营造政府、企业和群众共治共管的水环境治理生态格局,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助力打造生态绿城、建设品质随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